话音刚落,甘梅就后悔了,她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跟着一群大兵乘船北上,日夜共处,这算怎么回事?她虽出身寒门,却也是小吏之家,门风严谨,若是被家人知晓……想想就心惊不已。但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啊。甘梅咬了好一会嘴唇,才勉为其难道:“那能否遣人给民女送封家书,以安族人之心?”
“这个好办,我会雇一条小船,以厚币遣一仆妇持你的书信回广陵,不会让你家人担忧。”马悍目光深深透入她清亮的眸子里,“我可以保证,随我走这一遭,你绝不会后悔。”
甘梅听得芳心咚咚直跳,本着感恩之心,伏跪稽首以谢。当她弯下杨柳般娇柔的身躯时,立领高竖,露出颀长雪白的后颈,那细密的处子汗毛,在烛光下闪动着金色亮光……
从这一刻起,历史将不会再有刘禅这个人……
第131章 曹营的秘密
马悍最初的计划,是率船队溯淮水而上,兵临武原,隔岸观火,伺机而动。但随着曹军南下攻略睢陵,情况发生了改变,而张闿的落网,更令马悍手中多了一个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人物。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做出改道睢陵的决定。
睢陵也同属下邳郡,从下相改道溯流西进,自淮水折入睢水,不过数十里水路,朝发夕可至。
马悍先派出一条小船,探测睢水深浅,是否可行千石大船。传回的消息还不错,睢水甚深,可行大舟。也幸好这是在江淮之地,水量丰沛,不易淤塞,即便是在冬季枯水期,也丝毫不影响大小船只运行。若是幽、并之地,除非是主河干道,一般支流别想乘这种大舟巨舰一通到底。
已经确定前方就是战场,船队进入一级战备。由周仓率四名楼船士、一个向导,加上鹰奴,乘一条普通的渔舟,悄然先行出发,前往睢陵,侦察曹军的情况,而船队在后面慢慢跟进。
此时睢陵城下,一支约三千人马的步骑大军,正将小小的睢陵县城南北二门堵得严严实实。南门前一支人马,约有步骑千人,一杆赤色大旗,上书一斗大的“史”字;北门前一支人马,步骑二千,大旗迎风飞舞,那硕大的“曹”字,随着旗帜飞扬,给人一种张牙舞爪的凌厉之感。
曹军偏师两大将:曹仁、史涣,挟雷霆血屠之势,一击而破徐州之威,兵临城下,势不可挡。
睢陵城小墙矮,兵微将寡,县令已逃走了,眼下最高指挥官只是一个县丞。整个县城郡兵不过五百,把所有差役,大户人家的府丁全算上,也不足千人。但是百姓却不少,城内居民原有五千余人,战乱一起,城郭外一下涌入近万百姓,加之从彭城逃难过来的难民,更有好几千人。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中县,就挤入近两万人丁。如此多人口,除了消耗仓禀,传播消极负面情绪,造成治安混乱,甚至有可能混入细作之外,根本指望不上帮半点忙。
外有强敌,内有隐患,军备松驰,士气低迷,城破是早晚的事。
曹军已围城三日,并未立即发动攻势,每日只以箭书劝降。每围一日,城内士气就掉一分,而绝望则浓一分。从被围次日起,不断有士兵、百姓趁夜色逾墙投向曹营。守城之县丞都快绝望了,如果不是因为彭城血案,曹军屠城凶名太炽,只怕县丞早率满城百姓投降了。性命交关之下,就算是陶使君的坚守命令都不好使。
曹字校尉大旗之下,曹操从弟、心腹爱将曹仁,正按辔远眺三里外的北门,神色从容,他已有定计,今日必破此城。彼时曹仁年仅二十六岁,重眉厉目,狮鼻阔口,颌下一轮绕腮卷须,显得凛凛有威,英姿勃发。这位厉锋校尉不虚此名,凡战皆勇锐争锋,每战先登,与时任骑都尉的夏侯渊,为曹操麾下最擅于使用骑兵作战的两员悍将。
曹仁很早就拉起了自己的骑兵健儿队伍,纵横于淮、泗之间(正好是东海、下邳一带,这也是曹操派他出击下邳的原因之一)当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从雒京出逃,回到老家谯县起兵讨董时,曹仁是直接拉了上千有一定实战经验的骑兵投入这位从兄麾下,是曹营中最早拥有自己别部部曲的将领。这一点,从他在曹营中最早的任职“别部司马”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