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不过马悍也能猜出幽州方面的意图,公孙瓒不希望白狼城受他势力招揽,尤其是冀州。马悍认为,保持中立,既能为幽州接受,也附合白狼城的利益。什么东西能卖出最高价?当然是竞拍,如果只有一个买家,那就是贱卖了。

马悍不想在这个时候绑上公孙瓒的战车,幽州与辽东完全是两码事。辽东在整个三国时期,基本无战事,当一个别部都尉,听调不听宣,爽爽的。但幽州就不一样了,随时有成为炮灰的可能。

从地理位置与天下局势看,马悍的确应当联合公孙瓒,但只能是联合而不是附庸,而眼下白狼城还没有平等联合的资格。等到了有这个资格的那一天,马悍将亲会公孙瓒,订立同盟。当然,前提是公孙瓒别干蠢事,对白狼城动什么歪心。只是世事难料,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

十月底,马悍在巡视了三城军备及新增人口食宿情况,表示满意,田豫这个白狼长,做得是越来越顺手了。回到城守府后,马悍召集军侯以上军官及五百石以上官员,齐聚正堂,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他将于下月初,率一支小股部队,南下徐州。

此言一出,诸将官皆惊讶互视,但没有一个发声,目光齐聚于马悍身上,静听说明。

马悍环顾诸将官一眼,道出此决定的理由:首先,辽西即将进入为期达三个月以上的封冻期。每年这个时候,大雪封路,天寒地冻,什么事都做不了,只能躲在屋里猫冬。放在个人身上,那就是无所事事;而放在一个势力头上,那就是无所做为。天下纷争,正如火如荼,而白狼城势力却白白浪费一季,军政几乎陷于停滞,这是不可接受的。

其次,机会出现。徐州崩坏,即将大乱,而徐州是大汉人口排前列的大州。加上汉末之时,青、冀及三辅大乱,许多百姓逃入徐州,托庇于陶谦治下。当血肉铺满大地,乐土变修罗场时,大汉的元气也在一点点丧失。

马悍此去,有两个目的,一是带回尽可能多的辽西发展最缺的人口,这既是保留大汉的元气,也是白狼城势力未来发展所需,可谓一举两得;二是看看能否在群雄乱战中,寻找机会,比如收罗人才什么的。中原人杰地灵,随便一个郡,都比辽东、辽西加起来的人才还多。

总之一句话,闲着也是闲着,走出去,总有机会。

听城守这么一说,将官们都心动了。也对啊,这大冷天的,除了喝酒骂娘,还加上搞点造人运动之外,啥正经事都干不了,还不如随城守到中原去立功夺赏哩,当下纷纷请缨。

而文官们也认可眼下最重要的是人口,能找到一条新的人口来源,对来年辽西的发展意义重大,自然也是赞同。

最后马悍定下太史慈、田豫留守,各负责军、政两方面日常工作。管亥、夏侯兰、裴元绍、唐努、乌追、韩希等辅之。而马悍率赵云、周仓及二百白狼悍骑——不再是单一的狼牙飞骑这样的弓骑兵,而是综合了重骑、轻骑与弓骑的白狼悍骑。此次中原之行,将是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训练得再好,都不如来一场实战。训练场上永远出不了真正的精兵与强军。

三国时代,不知有多少老大被手下造反暗算,一旦离开老巢太久,搞不好就再回不去了——徐州之战中的曹操,很快就将为此做出一个惨痛的注脚。彼时诸侯出征,留守的多是子侄、族亲、兄弟什么的,象马悍这样,直接交给两个相识不过年余的属下,极为罕见。

夏侯兰委宛劝说过马悍,而马悍却笑而不语。他的优势正在于此,历史已证明,赵云、太史慈、田豫等人,都是品行高洁,坚忍忠贞的人物。他不必等路遥方知马力,也无须待日久才见人心,一切在当下就分明。

十一月初三,幽州使者关靖与公孙续郁闷地离开白狼城。几乎在他们前脚刚走,马悍一行二百骑便出东门,带足五日口粮,铁蹄滚滚,直奔觉华岛。在那里,正有两艘刚刚从辽东水军走私来的楼船及三艘槛舸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