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免费上课

极品太子爷 青云直上 1128 字 2022-08-27

杨大富不明白太子在说什么,也不懂什么愿意改变命运的人才能改变未来这种话,他只知道就算支持太子做这个什么劳什子会,他儿子也不能上学。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小声嘟囔:“接触知识,又不是上学堂,当不了读书老爷,又有啥用。”

杨大富的声音虽然小,但靠得近的朝臣,包括王安自己都能听得见。

顿时,有不少朝臣像王安一样暗自叹息,也有些朝臣听见,只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杨大富没有听懂,但他们都听懂了太子的话。

照太子之前所说,这万国科学博览会,是可以所有人参加的,也就是,不止权贵和读书人,那些从地里刨食的百姓,也可以!

这意味着什么?

但凡有点政治嗅觉的人,都能明白,一旦百姓能接触到哪怕是以万国科学博览会的形式传播的知识,知识这两个字,就不再是读书人的专属了……

尽管大炎开了科举数百年,也打破了世家对官职和权利的垄断,但知识却从未对那些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开放过。

很简单,因为现在的知识,是有门槛的。

读书人用古文写成书,再用古文做注,哪怕是识字的人,想要读书,也往往不能明白其中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想要读书,就一定要找个老师。

更何况,不是每一个百姓都识字,识字对百姓来说,也是存在门槛的。

并非每个人都能明白读书识字对他们的好处,对常年在地里刨食,指望着农桑收成的百姓来说,花时间去读书识字,不如想办法在地里多种一亩庄稼。

识字对他们来说是虚无缥缈的未来,是有可能提升阶级的途径,但这条途径,不是每个人都能走通的,读书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读书的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

而地里的守成,却关乎他们一年的存活。

对百姓来说,选择不言而喻。

更何况,就算读书识字,没有一个引路人一个老师,教他们怎么写文章通过重重科举应试,无法成为秀才或者童生,读书,只是浪费他们的时间和宝贵的能耕地的人力而已。

加上找老师,也是需要钱的,又有多少人,能支付得起学堂的束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