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因太医说,胤禛的病若是能有他真正心仪的人让他动情,便还有一线希望,为了这个,康熙刻意在宫里挑了最年轻貌美又善解人意的宫女放在他跟前,希望能有让他动心的,只可惜……若是胤禛是避之如蛇蝎,或对她们冷若冰霜倒还好些,可在他眼里,这些难得的美人儿似乎是石头做的,那衣香鬓影,娇声软语,愣是不能让他稍抬抬眼。

难道这个儿子,这辈子就真成了废人不成……

再看时,他嘴抿的更紧,握着笔的手也捏的极紧,下笔时又快又急……

想必是又有什么地方遇到坎了。

他知道这件事的症结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他身上。这些人,敢和胤禛顶着干,说到底是仗着他的势……难道他支持胤禛的态度表现的还不明显吗?这些人,果然自己往日待他们太过优渥了!

他必须有更明确的态度了……

眼前忽然出现弘晖那张秀气的小脸,比起他阿玛,果然还是小家伙更可爱……罢了罢了,他自认勤政,可是比之胤禛自愧不如,他自认贤明,可是大清的积弊在胤禛手下一点点在清理……

至于其他,大清以孝治天下,只要他活着一天,废立大权便握着手中……还有比这个更大的权力吗?

朝上都在等着康熙更加明确的表态,但是谁也没想到,康熙会用这种手段表示对胤禛的全无保留的支持——退位。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康熙退位,传位与太子胤禛,国号雍正。

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还有贾环,皆封亲王。

诏书一下,举国皆惊,尤其是极力反对摊丁入亩之人——太子的话他们不听,还可以说尽忠的是皇帝,现在皇帝的话不听,他们想干什么?

大清不同于往朝,上下不仅是君臣,也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往朝对皇帝的命令不满,可以死谏,在大清死谏一个看看?看看会不会全家一起遭殃?

胤禛的行动是迅速的,弹劾的折子留中不发,转头就派人去查写折子的人,既然你弹劾别人,先看看你自己是不是奉公守法、正直无私。

诉苦的折子则批复很快,既然你做不了,可以,朕派别人去做。

再没有如往常一样,一处做官捅出篓子,转头换个地方接着捞地皮,用胤禛的话说,一处做不好,处处做不好,大清有的是人,不需要庸才。直接一撸到底,从哪来回哪去,做个庶民吧——几十年寒窗苦读,一夜之间打回原形。

几个倒霉蛋做了出头鸟之后,突然满朝风气就是一变,人人都开始兢兢业业起来:开什么玩笑,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何况新皇上任?这位爷,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够横了,这会儿当皇上了,还是消停点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