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年,连续有天子驾崩,百官“震恐”,为国之不幸痛哭流涕。
于是有人言,故楚王后裔为福薄,不足以承受大汉气运,遭到反噬,请楚王刘表登基为帝。
此言论一出,立即传遍洛阳城,并迅速流传开来。
刘表自然是拒绝的,言自己身为人臣理应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岂能如反贼般僭越,自立为帝?
众人立即反驳:这是百官之所望,也是万民所期盼,唯有楚王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定。
刘表怒,拂袖而去。
但天子已逝,总得有人即位吧,于是第二天,百官又堵住了刘表。
刘表说,天子驾崩,就当另选其后裔登基,即便没有,也该选他的近亲宗族。
众人再次进言:天子无后,故楚王这一支也没有了后人,而楚王(刘表)您也是高祖后裔,大汉宗亲,身孚万民之望,当继高祖之志,扫平天下。
刘表再次拒绝。
第三天,众人再次请刘表登基。
刘表没有再拒绝,而是担心道:“孤虽有扫荡天下之志,然毕竟不是正统,贸然称帝,地方百官可归心?”
于是,接下来的许多天里,朝廷接到了一份份各地郡守、刺史发来的奏表,请刘表登基称帝。
作秀已毕,刘表不再拒绝,而是开始着手为登基准备。
他为逝去的天子发丧,准备了规模宏大的葬礼,并决定为其守灵百日,待来年正式登基。
次年正月,刘表改元建兴,登基为帝。
在国号的选择上,原本众臣欲以楚代汉,但刘表言自己是高祖后裔,此并非改朝换代,而是如光武般中兴大汉,最终决定不该国号,延续大汉王朝。
而奇计,也在刘表登基之后,被册封为太子,允开府之权,领大将军之职,假节钺。
一如既往的,刘表信任奇计,并未因为登基而疏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