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的酒客稀稀拉拉地讶然呼起,杨华也震惊地转身打量着老者。
孟昶便是这洛阳玉壶春酒坊的老板,据说这玉壶春便是由他所酿。但此人名气虽大却行事非常怪异,平日里深居简出只是躲在坊中酿酒,从不与外人交往。他所酿之酒,由他的堂侄孟旭经营,不知这番如何到了杨华家的酒肆中当了一个默默的酒客。
如果不是他自承身份,想必没有人会将这个神色略有些冷漠文士装扮的老者与“孟玉壶”这个大名鼎鼎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听着众人的惊讶和窃窃私语,萧睿自然醒悟过来,这竟然是洛阳玉壶春的酿酒者。他好奇地打量着孟昶,心道一个酿酒的工匠怎生这等装束,不像是一个酒工倒像是一个多年落第的年老秀才。
杨华赶紧过来深施一礼,“孟先生驾临小店,小店蓬荜生辉了——这草包纯属胡言乱语,先生莫要当真才是。”
“就是,就是。”几个酒客也附应着。
论身份,杨华之父杨玄璬曾做过官,而杨华自己也是官学士子,孟昶不过是一个市井酒工,按理他不该如此为礼。但孟昶行事怪异,所出玉壶春数量稀少,只限量供应给少数几家酒肆和几家商行,而杨家这家酒肆正是依靠专营玉壶春才有了丰厚的利润,孟昶就相当于杨家的财神爷,得罪不得。恰见孟昶一幅文人打扮,杨华便顺势呼了一声先生。
但孟昶还真是一个怪人,面对杨华的行礼毫无所动,甚至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冷冷地盯着萧睿:“小哥,老夫穷十年之功,集数十酒方之精华,才成就这玉壶春……凡饮者无不称道,像小哥这般嗤之以鼻者老夫还真未曾听说过。”
孟昶的自信和傲然之色溢于言表,萧睿不禁嘴角一晒。缓缓端着酒盏站起身来,淡淡道,“孟先生,这酒色淡绿但有浑浊,且悬浮丝状物,香气散而不凝,说明发酵时间尚短,如果完全发酵所出,酒液色泽会纯绿无杂,香气会凝乳如丝,故而某说火候略有不足。”
孟昶神色一惊,深深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清秀俊朗的少年人,缓缓道,“听小哥口气,似是对酿酒有所涉猎……”
品酒乃是职业,萧睿此刻浑然忘却了这是穿越后的大唐了,目光深深投射在盏中微微打着漩涡的酒液中,继续品道,“严格说起来,玉壶春只是中品之酒也。如果某没有猜错的话,孟先生这玉壶春乃是麦酒而非惯用的粟米而成,所用酒曲必是炒制的白曲,而发酵时间当在春夏8日左右,秋冬12日左右,比寻常酿酒发酵略短。”
孟昶倒背在身后的双手陡然一颤,眼中神光突显,惊声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你如何知道老夫的独家秘方!”
仅仅这稍加品尝,就能判断出酿酒的原料以及所用酒曲,甚至还推算出了发酵时间,这叫孟昶如何能不惊。他对独创的玉壶春配方视若拱璧,酿酒原本为自娱自乐而非商业买卖,故而他的酒坊中伙计甚少,很多事都是他亲力亲为,所以才产量甚少。如果不是为了供养一大家子人的生计,他是决计不会将玉壶春出售的。配方绝无泄露之可能,可此少年人如何得知——难道?
孟昶的眼神越来越狂热,越来越震惊。他是天生爱酒研酒的另类之人,虽满腹才华却无意求取功名,将一生的时间都耗费在了置酒品酒上。他一生浸淫酒道,但他能品出酒质的优劣,却绝对不可能品出酒的原料和配方来。
从孟昶的眼神中萧睿读到了一些“同好”的东西,不由对他产生了一些好感。一时兴动,他微微上前一步,伏在孟昶耳边小声道,“孟先生如若将酒方稍加改动,酒质会更趋向上品。将下料之麦分成三等份,先将头一份煮成粥,加干曲后入瓮封泥发酵。十日后,开瓮投入第二份煮好之麦粥……依次将三份粥依次充分发酵共计月余,火候大抵就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