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对这次会盟,对韩王提出的弥兵的态度也就显然易见了。秦国、齐国、越国扮演的是弱者的角色,自然希望强大的邻国(于秦是韩、赵,于齐是韩、赵、燕,于越是楚)不要欺侮自己,对弥兵最是支持。
曾经是燕国南方最大威胁的齐国已经不足为虑,燕国依仗着国力强大,最想要做的肯定是一举灭掉齐国,对弭兵其实是不感兴趣的。奈何韩王的身份摆在那里,韩国的国力摆在那里,所以,才给了韩王面子参加这次会盟。
至于赵国,心理最是矛盾。一方面,赵国希望可以从齐国身上捞回损失,因此不太支持弭兵;另一方面,赵国又意识到韩国的崛起对自己威胁太大,担心自己若是不同意弭兵,韩国正好可以借此攻打自己!从这个方面说,赵国又最是支持弭兵!如此,韩国就没有理由攻打自己!
楚国的心思和赵国相似,一方面楚国忌惮已经把自己和中原各国分隔开的韩国,希望得到韩国不出兵的承诺,另一方面,楚国又希望韩国允许自己攻打越国这个心腹大患。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楚王的矛盾不下赵王。
所以,在韩王话音刚落的时候,秦王、齐王、越王就望向赵王、燕王、楚王,想要看他们如何表态。至于周王,已经被华丽地无视了!这次弭兵之盟,说到底在于理清韩国和赵国、燕国、楚国的关系,在秦、齐、越三国无法给韩国造成威胁的情况下,赵、燕、楚三国的态度决定了这次会盟的成败。
韩王如今强调的,其实是和赵、燕、楚三国的态度!这三个国家,赵、楚和韩国接壤,燕国虽然尚未和韩国接壤,但距离韩国不过百十里的距离,以后无论是扩张领土,树立权威,无疑都可能侵犯邻国的利益!如何相处就是个问题了!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这是韩王给出的建议,就看三国愿不愿意接受了!
第五章 弥兵之会(中)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韩国虽然是天下霸主,但赵、燕、楚之流也不是没有机会追赶上韩国。毕竟,和当初令天下惶恐不安的秦国相比,韩国强则强矣,但终究缺乏底蕴。
想要追赶韩国,于燕、赵两国而言,最佳莫过于吞并齐国,于楚国而言,莫过于先亡越国,再经略淮泗。
如果天下就此弭兵,数十年内不动刀兵,吃亏最大的是无疑是燕、赵、楚三国,获益最大的是韩国!
谁都清楚,弭兵不过是一个幌子,韩国想要借此安心消化已经占据的土地,秦、齐、越之流则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而附议。各怀心思的燕、赵、楚表面上没有提出异议,但心里肯定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如何弭兵,怎么才算弭兵,其中大有玄机。
“韩王所言甚是,寡人以为,天下万民苦于征战久矣!如果列国以信义为先,和平相处,乃天下万幸!”谁也没想到,周王居然抢在燕王、赵王、楚王之前,表态支持韩王的提议。
虽然周王不知是出于激动还是紧张,说话颤颤巍巍,周国也不过是拥兵数百的弹丸小国,说话不够分量,但终究是占据了一个名分。
秦王、齐王、越王皆是下意识地望向高台上笑而不语的韩王,很明显,唯有韩国的怂恿才能让周王敢第一个出来表态。也许,韩王这么做,怕的就是燕赵楚三国从中搅局。
深知依附韩国才能和楚国周旋的越王随即站了起来,大声言道:“周王所言甚是!弭兵势在必行!寡人愿意与民休养生息,若无他国进犯,绝不挑起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