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勃拍着胸脯说要帮自己解决北面燕国的威胁,齐王心里面认了。无非是多加一些兵力,不让燕国继续在齐国北面驰骋罢了。可南方的楚国派谁来对付呢?齐国有声望的人可指挥不了这么多的大军,有能力的又没多少声望。若是败了,对士气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这下应该采纳丞相后胜的建议了吧!联合魏国伐楚,想想利益还不是一般的大呢!
“楚师不足为虑,臣有上中下三策,以供王上参考。”貂勃恭敬地回道。
“愿闻其详!”齐王提起了些许兴趣。
“下策,集合十万大军,沿沂水南下。王上可命人到处宣扬,言说安平君已然病愈,被任命为主将。如此,楚国必然惶恐而退兵。”
齐王直接摇了摇头,自己正在全心全意地消除田单留下的影响力呢!如此一来,田单的声望岂不是又要拔高了许多!若是事成,田单一个临危救主的名声跑不了。若是事败,自己就损失了许多大军。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见齐王毫不犹豫地拒绝,貂勃也大概猜出了齐王在顾忌什么。田单明明没有生病,却要装病,远离朝堂,以全君臣之谊。齐王却不能冰释前嫌,哎,实在令人叹惋!
貂勃心里暗暗摇了摇头,继续道:“中策,王上派遣使者游说楚王,表示燕、楚伐齐,齐国势必不能支持。迫于无奈,王上正打算派遣大臣前去大梁,游说魏王,表达臣服魏国的意向。若是魏国肯救齐国,齐国愿献出半个陶郡,换取魏国出兵,两国一起攻占淮泗之地!楚国若是不想遭到齐、魏两国的围攻,不如提前割让百里之地,提前和齐国达成盟约,联合攻打魏国。”
齐王暗暗点了点头,这个设想倒是和自己的初衷不谋而合。楚国若是想全力攻取被自己占据的淮泗之地,绝不是仅仅出兵六万的事情。楚国之所以这样,无非是忌惮韩、魏两国在背后可能的算计!韩国屡屡开疆扩土,新收巴蜀两郡之地,不大可能和楚国为敌。但魏国可能啊!楚国本来就不怎么强,有齐国帮忙,魏国足以将楚国打得丢盔弃甲!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自己放出风声,以重利——富庶甲天下的陶郡为诱饵,让楚国对潜在的齐、魏联盟心生忌惮,齐国就可以在魏国、楚国之间左右逢源。不动一兵一卒,不损一里之地,只是一个风声也能逼迫楚国退兵。操作得当的话,楚国甚至会献出土地给齐国来抗衡魏国!
当然,没有万无一失的计策,这个计策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楚国识破了齐国的心思,死活不上当,反而去拉拢魏国。魏国在看清形势后,一定也会借此来要挟齐国。到时加以利用,自抬身价,看齐、楚两国给出的价码待价而沽,齐国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因此,使者的人选就显得很关键了!必须让楚国惶恐,立即和齐国合纵,否则,必然夜长梦多,横生变故!
“不知上大夫的上策是什么?”齐王这次是真的提起了兴趣。中策已然不错,齐王很好奇,貂勃会提出什么让自己惊喜的上策。
“上策名曰驱虎吞狼之计,燕师伐我,引赵攻燕;楚师伐我,引魏攻楚。”貂勃语不惊人死不休道。
齐王不明其意,疑惑地问道:“如上大夫所言,魏国可堪一用,为我齐国助力!可赵国刚刚打败我们齐国,又素来和燕国交好,怎么会反而助我们齐国攻打燕国呢?!”
“王上可曾听说二桃杀三士?”貂勃没有立即作答,反而问起了典故。
齐王点了点头,回道:“此晏子之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侍奉景公,以勇力搏虎闻名。晏子过而趋,三子皆不起。晏子乃奏景公,以两桃令他们三人争功,羞而自杀!上大夫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貂勃微微一笑,解释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桃子只有两个,却有三人要分,不能也!土地只有一块,却有两国要抢,亦不能也!燕国若是真的交好赵国,又怎么会不与赵国连横呢?王上何不派人告知赵王,这河水以西的齐地乃是齐国想要割让给赵国的,想要赵、齐两国摒弃前嫌,从此亲善。齐国有意臣服赵国,尊赵国为盟主,可眼下燕国正在攻打这片土地,齐国上下惶恐,想要帮赵国打下这片土地,又怕不能击败燕国。赵王听说后,一定会仰仗自己国力强大,与燕国相争!燕国国力虽然不及赵国,但恐怕也不愿意轻易献出攻占的土地!两国僵持的时候,王上再派人去游说燕王,表示赵国的强大不符合齐国、燕国的利益,燕国只需割让百里的土地给齐国,赵国势必认为齐、燕两国已经联合而心生忌惮。这样,最后得利的反而是我们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