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韩国所举行的变法,楚国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韩国强盛或者衰弱,都和自己无关。楚国最关心地是什么时候打败一次秦国,振奋下民心,以及什么时候能将齐国赶回去,收复淮泗流域。
魏国君臣则是一副谨慎的态度,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兴盛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韩国这次照搬了商鞅变法的大部分内容,只是将其中的暴政比如说连坐、株连去掉了,给其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仁政、爱民。同时,将土地收为国有,打击新兴的地主阶级。
魏国不知道韩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秦国,也不知道韩王然会不会是下一个魏文侯,因此很是担忧。要知道,原本比自己弱小的邻居若是强大了总不是好事,这不仅仅代表话语权的丧失,更重要的结果是魏国分配到的蛋糕会越来越小。
信陵君魏无忌曾在五月份的时候来过新郑,目的是加强和韩国的联系,毕竟,韩国是魏国西方的屏障。因为河东郡的关系,一旦有事,韩国又会成为魏国最可靠的后援。魏无忌来临的时候,当时正值整个韩国议论新法。这种议论激烈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不吃一日三餐,但万不可不知道新法。
庶民们对此多是欢迎的态度,豪族勋贵们则是激烈的反对,哪怕信陵君来的时候,少府韩文被削去了爵位,对新法不满的勋贵也是大有人在。那个时候,信陵君既佩服韩王然敢于改变现状,也感叹三年之内,韩国应该和自己不会发生多么大的矛盾。
在求稳和求强之间,韩王然选择了后者。这个选择不好说正确与否,但却说明了韩王然的魄力。信陵君也想如此做,重振魏武卒的赫赫声名,可行同样年轻的魏王选择了保守。
燕国对韩国的新法表现得则是友好了很多,毕竟十月下旬,唯一的公主姬淼就要远嫁韩国。燕王的婚事则是定在了十月中旬,有赵国、韩国做后盾,年轻的燕王有一种天下在手的自豪感。也许是为了重树新风,也许是一时心痒,燕王在武阳城重新修建了黄金台,想吸引各国人才前来投奔。
齐国则是暗流涌动,拿下了鲁国之后,齐国似乎有些吃撑了。对利益的分配总是会引来许多争吵,尤其是齐王的那九个佞臣实在不是安分的人,为了尽可能地多捞一些利益,他们构陷大臣以及收受贿赂。田单再也无法容忍下去,于是联合了众位吃过亏上过当的大臣联名上书,拿下了这九名佞臣。齐王开始还不同意,但架不住被田单收买的王后的枕边风,还是下令处决了九个佞臣。虽然表面上一派君臣和睦,但事实上,因为田单的强势,齐王和田单之间的裂隙已经产生了。
经过鲁仲连的劝告,齐国终于下定了决心休养生息,不再参与中原的战事。这也就导致齐国对韩国的新法完全不放在眼里,是成功是失败齐国都不会计较。反正远远隔着魏国,韩国再如何乱也无关紧要。
赵国的态度有些微妙,很明显,韩国在走一条不寻常的路,这条路也许会像秦国走的那条一样坎坷但可以直达巅峰,也许会是看似光明实际不远处既是悬崖。赵国其实最希望韩国老老实实地当个打手,自己偶尔给韩国一点点肉尝尝,但迫于联盟的关系,赵国做不出明令反对的举动。赵王只能委婉而不失威严地给出建议,建议韩王以宗庙社稷为重,努力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
值得讽刺的是,韩王然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伊水岸边正执行对三百多名豪族的处决。韩王然只是呵呵一笑,随即将赵王的信件付之一炬。
秦国的态度则显得尤为激烈。经过将公子市势力连根拔起的阵痛后,秦王大力提拔了一批年轻的能臣干将,朝野风气为之一振。让我们把视线转向三天前,地点咸阳宫。
咸阳宫里,秦王威严地环视了群臣一言,说道:“各位爱卿,韩国上下如今正在效仿我大秦的商鞅变法,诸位对此事如何看待?”
侥幸证明了自己“清白”的魏冉依旧是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但却变得更加圆滑、事故,他很清楚,如今朝堂之上皆是秦王的心腹,自己的心腹大臣要么被外调出咸阳,要不然就是授予了很尊贵的头衔却失去了实权。
白起的处境也很类似,他依然是秦国的“战神”,是武将最高职位“大良造”的拥有者,但王上却已经完完全全将兵权收了回来。从公子市腰斩于东市起,秦国只允许一个声音出现,那就是秦王,以前白起、魏冉、宣太后、公子市等人左右朝政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面对心机颇深的秦王,所有的旧臣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