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楚国名将景阳率军五万进逼楚、韩边境,南阳郡秦兵蠢蠢欲动,这让韩国国内惶恐。韩王担心有变,急招韩军班师回国。身为骑兵的羽林军自然而然地成为回国增援的首选。

在纵横燕国的十几日,羽林军损失了不过七百人,杀伤燕军却超过八千之数。为了及时弥补战损,李牧自作主张召集了一些擅长骑射的燕国百姓加入羽林军,当然,是在仔细甄别后。羽林军的战马数量也悄悄翻了个翻,足足七千匹战马。就这样,李牧率领羽林军一人两骑,星夜回援,甚至多出一千战马被用来奢侈地运输粮草。

只是,在李牧率军赶到宜阳后,宜阳守军居然表示没有见过太子然,只是告诉李牧秦国南阳郡三万大军前段时间攻打新城,太子然传信说自己会先去解新城之围。李牧又急急忙忙赶来新城。

在见过了县令荀况后,李牧依然没见到太子然,而是得到了第二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太子然七日前率军两万离开了新城。

第一百零七章 偷袭南阳!

秦国,南阳郡。

南阳郡以其位于南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其治地在宛县。宛,四方高而中央下,反映了其盆地的地貌特征,这也是整个南阳郡的地貌写照。整个南阳郡三面环山,道路难行,但地势险要。西接秦之汉中,东连淮泗之地,北依洛阳,南靠楚都——鄢、郢两都,实乃兵家所争之地。

南阳郡本属楚国,后为秦所得,并于今年设郡。其下辖鲁阳、堵阳、叶县、博望、新野、邓县等二十一城,有民十万户,兵八万。

博望城以西三十里,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在缓慢前进着。打头的是三千威风凛凛的骑兵,坐下皆是高头大马。数面“秦”字大旗随风飘展,而士卒又皆是黑衣黑甲,显示出这是一支秦军无疑。中军处,一名身长八尺(约合一米九)的大汉擎着一面“黄”字大旗。如果有南阳郡本地人在此,多半会猜测这是本地郡尉黄灿的大军。

只不过,七月的骄阳似火,烘烤着荆北大地。整个荆州地区已经半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水,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在这烈日的炙烤下全无一丝精神。这个时候正是秋天里最热的时节,道路上除了一些游走各地的商贩,再没有一个本地豪族。普通人对大军敬而远之,又没有上前攀谈的豪族,因此竟没有一人识破此军已非“彼军”。

这支大军正是太子然率领的那支“消失”了的援军。黄灿的大意断送了秦国的三万大军,也给了太子然一个偷袭南阳郡的机会。如今,南阳郡守军不过五万,还分散在二十一城,其郡治宛县兵力最多,也不过两万。因此,太子然灵光一闪,决定假扮秦军,袭占南阳郡。

这个计划不可谓不冒险,但太子然也是有自知之明之人。如今秦国主力俱在河东、太原两郡,南阳郡一旦有变,秦国必定救之不及,此乃一利也。南阳郡上下再怎么想,也不会料到黄灿大军败的如此之快,自己竟然胆大到冒充秦军,大摇大摆地纵横于南阳。这是攻其不备,此乃二利也。

太子然制定的策略就是徐徐推进,由北及南,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夺取,诈取不成就改强攻。在南阳郡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地夺取城邑,打进南阳郡的内部。在太子然看来,至少在接近宛县前,这个计划应该会是顺利。

至于攻占后的城邑防守问题,太子然已经派人八百里急报新郑,请暴鸢率军不必支援宜阳、伊阙,而是南下南阳,经略南阳。李牧也是因此才和太子然的大军错过。

事实也正如太子然的预料,靠近韩国的鲁阳、叶县、华县县令,在得知郡尉黄灿已经“圆满”完成任务,将要率军返回宛县的时候,全部出城犒赏军队。要知道,黄灿可是郡守大人的得力助手啊!以后想要升官发财,少不得需要黄灿的帮忙。太子然也就乘了他们的“心意”,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三城。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县令都如这三人般愚蠢,堵阳县令杨彪就识破了太子然的计策,率军抵抗。不过堵阳城实在过小,而且太子然一再声称自己是秦军,围剿叛逆,因此堵阳仅仅抵抗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宣布告破,两千守军尽没,一千守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