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张彦所统辖的地区虽广,总人口却比河北的袁绍少几十万人,经过去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张彦所管辖的区域内,总人口只有两百六十多万人。
虽然人口不及袁绍的多,但张彦却也不担心,因为他所管辖的地区内,水网密布,只要加以合理的利用,便可以引水入田,加以灌溉,从而有效的抵制干旱。
随后的时间内,张彦只是大致上过问一些政事,他则把权力全部下放,让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全权负责。
比如,张彦让大司农陈群全权负责屯田事宜,就给予陈群特别大的权力,只有如此,陈群才能放手去干,不受丝毫的影响。
事实证明,陈群非常的称职,肩膀上挑着这么重的担子,愣是给扛了下来,经过两年的时间,修建水渠三百八十六条,足以灌溉十万顷良田。除此之外,还主持开垦了三十万亩荒田,成功的实行了军屯。
这些功劳,都是陈群的,当秋收之时,粮仓第一次被堆满了。
为此,张彦特意奏请天子刘协,敕封陈群为忠义伯,食邑千户。
秋去夏来,转眼间又渡过了三个年头,时间一下子来到了建安三年的七月。
自屯田以来,三年间粮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原有的粮仓已经不够储存了,也为了避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出现,免得粮食遭到破坏,张彦在所管辖的地方,分别设立了三个大仓。
其中一个大仓设立在雍州的新丰县,成为关中军队和百姓的粮食保证,第二个大仓则设立在荥阳的敖仓。
敖仓古来有之,是古代的一个重要粮仓,是秦朝设置的。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事频繁,位于附近的荥阳更是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敖山置仓积谷,以应对随时可能的战争。除此之外,敖仓还是古代漕运的中转站,将从黄河而来的山东漕粮转运长安、洛阳(水运而来的山东漕粮往往因为黄河中上游弱小的水运能力而滞留,在敖仓卸粮后,可存储,也可经陆路直到两京)。西汉时期,政府又对其重修,并设置敖仓官治理仓务,直属中央。当时的敖仓当关中与山东之冲,且储粮丰富,故战略价值极其重要。
所以,张彦在此处设立敖仓,将粮食全部囤积在此地,用作辐射洛阳一带的战略要地。
第三个粮仓,则设立在金陵郡的秣陵城,用作辐射江东,以应对战争时的需要。
这三年的时间来,孙策在江东逐渐扩张地盘,在击败焦已后,又连败祖郎、严白虎,并且占据了丹阳郡、吴郡,更是收服了祖郎、严白虎的部众,势力大增。
不过,看似孙策占据了江东,实则上却只有其形而已,毕竟江东的山越众多,加上孙策手段强硬,遭到了山越百姓的反感,山越造反不断,与孙策斗争不休,基本上形成了对峙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