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页

张飞听完事情经过之后不以为然道:“公祐先生何必多虑?正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曹兵敢来,俺令其有来无回便是。便是曹丕真遣大军来取并州俺也不惧,兄长命俺在此,不正是为了提防曹丕来攻?”

孙乾一听张飞这话倒也不错。就算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考虑,曹丕借此为由,出兵攻打并州也就到头了。曹丕要取并州,难道张飞和孙乾便要将并州拱手让予曹丕不成?显然两军交战,将曹丕打回去才是正理。

想清了问题关键,孙乾还真佩服起张飞快刀斩乱麻的本事来,不由赞同道:“三将军所言不错!还请三将军调派兵马,下官听令便是。”

张飞想的并没有孙乾那么多,就想着痛痛快快和曹兵打一仗。张飞和南烨有一点相像,就是打仗时都不愿意谋臣掣肘。不同之处就在于南烨能意识到自己智商有限,尽管不愿意,却依然将谋士带在身边。而张飞则是能不带谋臣就不带。张飞对孙乾道:“此去不知曹丕是否有计,不可兵马尽出。俺带三万兵去,留两万兵在此守城。还请公祐先生助俺守城,调拨粮草,莫让曹军断俺归路才是。”

孙乾听张飞调派十分合理,没有全军尽出不顾老家的莽撞,也就欣然应允,对张飞道:“三将军此战万事小心!切不可饮酒误事。倘若事不可为,当速速回还,向陛下求援。”

张飞点头应了,次日一早便率领三万大军离城,去救乐平郡。张飞不知道的是,此时围攻乐平郡的早已不是什么常山郡守,而是曹彰和蒯越率领的大军。

曹彰自从许昌一败回到邺城,第一件事就是求曹丕放过李儒家小。当曹丕得知李儒是在被俘的情况下为了救弟弟曹彰才投降,而不是献城投降之后便放过了李儒家小,还命人将李儒家小护送到了南烨地盘。这倒不是曹丕心肠好,而是当时他自己都要退位自保了,自然没理由因为一个李儒得罪南烨。

许昌一败给曹彰的刺激不小,完成了李儒的嘱托之后,他便整天在府中借酒浇愁,也没了打仗的心思。曹丕对于曹彰的状态倒是很放心,从一个君主的角度看,不愿领兵的兄弟显然比一个热衷领兵的兄弟更让人放心。

曹营众将都以为曹彰就会一直这样被闲置下去,没想到司马懿却出面保举,要带曹彰出征乌桓、鲜卑。司马懿征讨两地并非一定要有曹彰才能取胜,可是要想震慑外族,曹彰的武力必不可少。

司马懿在出征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了解乌桓、鲜卑的民风彪悍。司马懿可以智取两地,但是那样的话无法令异族心服口服,只有正面交战取胜,才能在当地树立威信,就像马超在西凉被称为神威天将军一样。如今曹营众将之中,也就曹彰的武艺还拿得出手,司马懿这才不顾曹丕忌讳举荐曹彰。

曹彰也没令司马懿失望,北地交战屡立战功,斩杀数位单于、大将,闯出了偌大名声。如今来攻刘备,司马懿自然少不了分配任务。

北地大胜的曹彰已然从低谷中走了出来,战场依然是他最大的向往。可是在乐平郡城之下,他却丝毫感受不到北地冲杀的快感。眼前的城池明明可以打下来,曹彰却必须等待张飞援军的到来,这让曹彰无比郁闷。

见到蒯越入帐,曹彰第一句话便问:“蒯先生可有消息?张飞是否动兵?”

蒯越知道司马懿给曹彰的命令就是围困乐平诱出张飞,只要张飞出兵,后面的战斗曹彰就能按自己的意思来打,这便是曹彰盼着张飞到来的原因。于是蒯越笑道:“恭喜殿下,探马来报,张飞已然出兵,不日即到。”

曹彰闻言大喜道:“如此最好,先生且助我守营,我去会会那燕人张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