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猛一死士卒大乱,纷纷溃逃,三千民壮更不用说,有的拔腿就跑,有的干脆跪地求饶。南烨此次主要是为了劫粮而来,杀敌还在其次,也不命人追赶,只让投降民壮将粮草聚集一处。
面对众多粮草,南烨根本不可能全部带走,只能命麾下士卒在不影响战马速度的情况下尽量多拿些肉脯精粮。然后便放火焚烧,将剩余粮草付之一炬。
袁绍在军中望见西北方向烟火腾空,正不知何事。便有韩猛败军来报:“粮草被劫!韩将军身死。”
闻听此言袁绍差点背过气去,急忙令高览领兵去救。可是等高览到了南烨劫掠之处,哪里还有南烨的影子?熟悉路途的南烨早就绕路回了曹营。高览知道南烨麾下尽是骑兵,追也无用,只能回报袁绍。
袁绍闻报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再遣大将运粮。郭图道:“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此次粮道被劫尚可补救,乌巢乃屯粮之处,若是被曹操所劫万事休矣。正可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乌巢必要重兵守之。”
郭图之言正和袁绍之意,当时派遣大将淳于琼,部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人引二万人马,前去镇守乌巢。
南烨回到曹操大营,将所截获粮草献上,诉说劫粮之事。曹操不由大喜,他倒不是在意这点粮草,主要是高兴南烨探知了袁绍的存粮之所,当下便要发兵乌巢。
荀攸道:“袁绍粮草被劫必有防备,此时前往乌巢并非良机。主公何不等些时日,待乌巢守将松懈再去偷袭?”
曹操、南烨都觉得荀攸之言有理,便暂且按兵不动。袁绍之前垒土山、掘地道虽然都被南烨所破没有成功,可都是主动出击,曹操一直没有还手之力。如今南烨主动出击劫了粮草,这让袁绍心中很不痛快,便召集众将再议破敌良策。
许攸献计道:“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然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得,曹操可擒也。曹操出兵劫粮正因其营中缺粮,陛下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
袁绍一听许攸计策便觉得有理,既然南烨可以绕过自己大营劫粮,自己为何不能绕过曹操营盘去偷袭许昌呢?可是袁绍为人多谋少断,便问其余谋士道:“诸位爱卿以为子远计策如何?”
郭图道:“此计不妥!曹操诡计多端,许昌乃其都城岂能不留重兵把守?陛下若分兵少了便攻不下许昌,若是分兵多了营中空虚,曹操、南烨乘机来攻,我等岂不死无葬身之地?”
许攸分辩道:“曹操大军在此,许昌岂能还有大军?再者就算分兵半数去攻许昌,营中人马也多于曹操,又何惧曹操来攻?”
郭图道:“我等兵多尚不能攻破曹营,仅能与其对垒在此,可见曹兵之勇。若再分兵岂不弱于曹军?”
袁绍是个没注意的,又十分惜命。本来他觉得许攸计策不错,可是听郭图一说又觉得偷袭许昌不够稳妥,是招险计。计成虽能打败曹操,可是不成就要把自己搭进去,他可不愿意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