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中少说也有二十余万百姓,王越领人一动,袁绍和众诸侯自然得到消息。诸侯见南烨说到做到,果然开始迁移百姓为大军腾出地方,都道南烨讲信义。袁绍见百姓迁移便认定南烨并未敷衍自己,更不催逼南烨,依旧整日躺在功劳簿上摆宴饮酒,大肆庆祝。
曹操见袁绍整日吃喝无意动兵便来寻袁绍道:“如今董贼劫持天子后妃西去,我等正可乘势追袭,诛贼而救天子。本初按兵不动,是何道理?”
袁绍发兵讨董是因为得罪董卓不得不反。如今董卓一跑,他也看出这天下已然不是天子和董卓说了算,而是谁的人马多,谁拳头大,谁说了算。袁绍身为诸侯盟主,便自以为是人马最多,拳头最大那一个,再也不惧董卓,更不愿追击董卓耗损兵力。于是便道:“诸侯连日破关破城兵马疲困,恐怕进兵也战不过吕布,还是暂且修养数日再议。”
曹操闻言心中大怒,南烨法师领兵破关都没说兵马疲困,你袁绍在后面坐享其成还好意思说兵马疲困,简直就是无耻至极。要不是看在袁绍身为盟主,又是自己多年好友,曹操险些与袁绍翻脸。此时却只能耐下性子劝说诸侯道:“董贼焚烧宫室,劫持天子,肆意迁都,海内震动,人心向背。此天亡之时,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因何疑而不进?”
众诸侯有袁绍一党,自然听从袁绍号令,皆道:“不可轻动!”便是孔融、孙坚、公孙瓒等人也留了心眼儿,沉默不语。
若是今日找袁绍出兵的是南烨,孙坚等人肯定齐声附和一同出兵。因为南烨法师在他们心中已经成了战神级人物,代表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出兵讨董到攻陷洛阳,南烨法师就没打过败仗,没吃过亏。可现如今南烨法师都躲到科学城中按兵不动了,他们心里就更没底。谁知道跟着曹操出兵是胜是败啊?南烨法师不敢打的仗,他们也不敢打啊!
第337章 焚金阙董卓迁都 救百姓南烨得利(8)
诸侯皆不用兵,曹操却不愿错过讨董良机。这些诸侯真正能看出天下大势的除了南烨便是号召诸侯起兵的曹操了。他执意出兵讨董,确实存了杀董卓救天子的心思,不过更是为了借机让自己名扬天下。
曹操之前刺杀董卓虽不成功,可是却让他博得了美名。李典、乐进等人来投,还不是因为曹操打着“忠义”旗号讨伐董卓的缘故?如今董卓迁都天怒人怨,只要追上董卓,救出天子百姓,那绝对能让天下英雄慕名来投。就算不能杀败董卓,也能得到“忠义”美名,总比在洛阳废墟上饮宴有意义。
如此浅显的道理诸侯竟无一人知晓,气得曹操大怒道:“竖子不足与谋!”他有心去找南烨商议进兵之事,可是想想南烨举动似乎没有进兵的意思。何况曹操与南烨并无深交,也怕自己去了碰钉子,所以干脆引领自己麾下人马万余星夜去追董卓。
董卓劫持天子、百姓一同迁都,大队人马绵延数十里,根本走不快。行至荥阳地方,虎牢关逃命的李肃便追上了董卓后队。董卓没料到虎牢关这么快便失守了,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李儒道:“丞相新弃洛阳,如今虎牢又失。为防追兵,可命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再命奉先领精兵在后,若有人追两面截杀,必令后来者不敢复追。”
董卓闻言大喜,便命徐荣埋伏于山坳,吕布、李傕、郭汜引精兵垫后。董卓自己领李儒、张济、董旻等人押送天子走在前队。
曹操领兵日夜追赶,一路之上见到很多百姓尸首惨死于路旁沟壑之中心头悲痛,更是加急了脚步,很快便追上了董卓后队。
吕布领兵在后,见曹操挥兵而来大笑道:“果然不出李儒所料!”言罢将兵马摆开,挡住了曹操去路。
曹操深知吕布厉害,可此时以正讨逆,不能弱了士气,于是出马大喝道:“董卓逆贼,劫持天子,迁徙百姓,十恶不赦。你等助纣为虐必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