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改进不停歇

想到此,我回到空间,去看那椰子林。

每天需要摘四五棵树的椰子,这样下去,200多天就摘完了。

我忽然眼前一亮,这椰子摘完了还可以再长啊!

按现在的生产用量,摘不到23,前面的就又长出熟果来了。

实际上,我可以再加大一倍的生产量。

退出空间,我去了天泉矿泉水厂,找到谭冲。

“这椰汁儿罐装的生产能力是不是还可以再增加?”

潭冲稍一皱眉,“在现在这些设备基础上,已经不能了,除非增加设备。目前,这套设备还要负责罐装鲜羊奶,水果汁,再加上椰汁儿,工人三班生产,要切换装置,每个班生产一种产品,生产能力已达到了极限。”

情况我了解了。

我没有马上决定增加设备,因为配套生产,罐头厂这边还是人工操作。如果增加产量,有必要将这边也改成自动化。

到民利罐头厂现场一查看,有个问题立刻引起了我的重视。

椰壳作为生产废料,很快堆了一大堆,我问穆志明如何处理?

“这些就是生产垃圾,倒是不污染环境,由垃圾车拉走就是。”

有人处理,免得工厂再增加人手和费用。我当时算是认可了。

之后,我又跟穆志明聊起了椰肉果脯自动生产一事。

“如果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人工操作就可以。若是大量生产,要么增加人手,要么安装自动化生产线。”

现场操作的工人满头大汗,他们一刻不停,很辛苦,最关键的是我发现没有一个年轻的,都是50岁以上的,五十六七岁的居多。

本来我还有些犹豫,看到工人这种状况,马上决定,上马自动生产线。

我没有贸然跟方工联系,而是先找了如风。

它有东方科技公司的最新动态,甚至还有某些成套设备的资料和报价。

既然昨天能从它这找来椰汁的生产工艺相关资料,我想东方科技公司应该有配套设备。

果不其然,如风很快便提供了一套资料。

椰汁自动灌装设备,包括椰肉处理和包装,甚至从里面还找到了椰壳的处理建议。

我马上给穆志明打了电话,现场的那些椰壳,不要急着让垃圾车拉走,留下来我另行安排。

并让他找好地方,准备上自动生产线。

穆志明非常高兴,他知道,只有上了自动生产线,才能够更为长久地发展,那些老工人一退休,年轻的没人会这种手工操作。

这事儿还是先跟白落雪沟通一下,征求她的意见,算是尊重她。

白落雪非常赞同,同时提议将椰汁灌装这道工序一并由民利罐头厂来实施,减轻天泉矿泉水厂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