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德笑了:“没错,那些坚持下来的年轻人,如果还怀着一颗追求科学的心,他们就一定能成为出色的科学家。顶尖的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但那些中层的科学家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大规模的培养。我预计,这样的培养大概三十年后会展现出它的威力。”

林有德这个说法有自己的根据。在另一个时空,共和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基础教育还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但是在北上广等有条件的大城市,国家还是狠抓了一下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而是抓的方向和后来的高考指挥棒时代不一样:那时候小学生和中学生们被鼓励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在这些一般由少年宫组织的兴趣小组中,孩子们操作无线电收发报、制作无线遥控的航模、甚至自己制作收音机!这批孩子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又经历了大时代的洗礼之后,其中很多人进入了科研第一线,成为国家高精尖技术的中坚开发力量。

而在应试教育时代,虽然它有着诸多的弊病,但是这个时代中国同样完成了给十多亿人口扫盲的伟大创举,看看隔壁印度,人口少得多,结果到林有德穿越前也没能消灭文盲。另外,应试教育确实让中国人在数学等领域的平均水准比世界要高出一头。

林有德高中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流行去做日本东京大学入学测试的数学考卷,当时大家都觉得好特么简单,并且纷纷立志要去留学,考东大,泡成濑川奈留。不过后来大多数人都被东大其他科目的考卷给击败了——原来东大的考试只是数学对国人来说比较简单而已。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全民教育程度做基础,中国才得以进入快速膨胀的时期。

“科教兴国。”林有德用力拍了拍黄训的肩膀,“哦对了,你不能把全部的年轻人都送去普及基础教育,你要把那些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上有专长的人发掘出来,并且把他们全都送到德国来学习,明白吗?”

“了解了。”

林有德点点头,然后长舒一口气:“好了,这事情就这么定了。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们吃饭吧。”

吃饭的时候,黄训注意到林有德一家中的新面孔。

“这位小姑娘是……”

“这是我亲戚的孩子,我收做干女儿了。来,明妃,叫黄叔叔好。”

“黄叔叔好。”

黄训笑着对林明妃点点头,随后用开玩笑的语气对林有德说:“说起来,你的其他几位公主还没有交过我叔叔好呢。”

“黄叔叔好。”苏菲立刻开口道,“其实我有说的,你没听到。”

后面还附带了给自己和老爸开脱的话语。

小璐看了眼苏菲,赶忙也说道:“黄叔叔好。之前我都没有叫,是因为没人告诉我应该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