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我们的突进距离不过七十公里。而我们之前制定的入侵法国的计划,整个装甲迂回距离也不过220公里左右。在上个时空,德军的基辅大包围中,装甲部队最多的不间断机动了三百多公里,一半以上的车辆坏在了路上。如果不是当时俄军指挥系统一片混乱,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突击,这迂回可是非常危险的,失败的可能性很高。”

对于另一个时空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表现,朱可夫的评价很直接:我们打得糟糕透了,不管是高层还是基层,打得都不好,总之糟糕透了。如果当时苏军能组织起更加有效的反突击针对古德里安的南下迂回部队,德军反而非常危险。当时布良斯克方面军指挥官叶廖缅科看着德军几乎完全暴露在他面前的侧翼,心里觉得这胜利不要太简单,就跟钢铁同志保证自己能挡住,但他的部队当时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作战了。

所以这次辉煌胜利,苏军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之下后来由曼施坦因组织实施的另一次包围战,那含金量就要高很多。

“而随着战争的进行,那个时空的俄军组织度和指挥能力越来越高,到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德军只是打算推进220公里,而且还是龙南北两侧对进,每一侧的突进距离大致只有一百公里,但最终这次战役失败了。”林有德停下来,看着女儿,“装甲突进要冒很大的风险,突进距离越长,风险越大。所以,我们不能过分的指望自己部队的突破力,在兵力有优势的情况下,正儿八经的采用大兵团正面进攻才是上策,这可以从根本上瓦解敌人的战斗力。”

“而在兵力均势的情况下,为了打开局面,发动一些突进距离不是特别远的装甲突破战,则会有很好的效果。战争的艺术,根本上讲是比谁犯错少,能不冒险的时候就不要冒险。历史上战争的胜利往往属于稳重,算无遗策的一方,那些例外都不具备参考价值。”

林有德话音落下后,伊瑟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第548章 每个人的战斗

1939年4月11日,马佐夫舍明斯克以西外围阵地。

中士机枪手沃尔夫正惊讶的注视着阵地前发生的事情。

“乖乖,这帮人哪儿来的,太猛了。”他这样嘟囔着,看着身穿德军常规部队灰军装的人追着溃败的俄军部队砍杀。

不到五分钟之前,这些俄军还试图冲破沃尔夫的机枪火力,夺取这个由装甲猎兵们据守的仓库。

同样看着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的军士长兼代理连长汉斯季默小声说:“不管他们从哪儿来的,他们只要能把我们和主力部队之间的通道打通,我就要感谢他们。”

“可是,我没听说过我军还有冲锋时会给突击步枪上刺刀的部队。”

林有德的德军在肉搏战的时候会优先使用枪械,毕竟他们普遍装备自动武器。没有枪械可用的时候更倾向于使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刺刀确实不常见,一般只会用在拼刺训练中,大多数时候德军部队并不会在战场上专门上刺刀。

所以此时装甲猎兵们才会用奇怪的目光看着这支部队。

俄军几乎完全被驱赶出沃尔夫的视线后,一小队德军才猫着腰快步穿过仓库和其他建筑之间的开阔地,进入装甲猎兵们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