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页

朝阳露面时,战事稍缓。

一艘艘木船从护城河北岸返回。

府兵扛着一卷卷土黄色的裹尸布上船,两个人为一组卷好木船上的尸首抬下来。尸首被整齐排列在大营西面的草地上。

明军这几年多宣扬忠义和情谊,不丢同伴尸首是大将军府从年初推行的军令。

几年前,多半明军士卒连军饷也拿不到手,每当出战时以抢掠百姓为生。那时候,强调什么军纪效果都很有限,也就是反剃发令时护发卫家让人一时血脉贲张。真到了北伐时,如没有军功和赏赐诱惑,有几人能空着肚子上阵杀敌?

军中赏罚分明,军功赏赐至少能维持家人生计时,士卒方才能知廉耻,不因为武人的身份自轻自贱。

郑遵谦回本部安排攻城事宜,孙之敬孤身前往收尸场和伤兵营巡视。

一片黄色的布筒整齐排列,有些外面渗出了暗褐色的鲜血,凡是用土布挡住脸面的都是已经确定死亡的士卒。军中书记正在给死者登记造册,百总以上武官战死后需报兵部销名。

攻城半夜,损失了近千名士卒,如此强制压迫下去,不是盱眙城崩溃,就是明军自己崩溃。

走完收尸场,再往伤兵营,这里很吵闹,但因此显得更有人气。

明军没有让城内清兵歇口气的想法,孙之敬军才撤下来,郑遵谦的兵马经浮桥过河,接管部分战场。

烈日下,一些无可藏匿,战斗比夜晚要血腥的多。两万明军包围盱眙,四面城墙都开了战场。不过只有南门和东门是实打实的攻击,西门和北门都是正兵夹杂着府兵在牵制。

城内有女真人,但守城的主力是汉人。

孙之敬和郑遵谦还从未见过汉人如此给满清朝廷卖命的,他们猜测那也许是汉八旗的人吧?听口音又不像。

郑遵谦先排上去两个千人队,他的军令简单直白到让孙之敬不敢相信。

郑遵谦挥舞手臂高呼:“每一队斩下十个头颅便可以回营,军功上都给你们记上。否则就都战死在盱眙城下吧!”他对行军打仗最深刻理解在于一个“勇”字,狭路相逢勇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