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页

“走,我们出去看看吧!”金小鼎随翟哲走出宜城县衙。路边的角落里堆积了残雪。铁甲亲卫随行护送,翟哲难得穿了一回铁甲,大将军的装饰最威武。

城外的帐篷里乱哄哄的。这里条件简陋,但与山西相比,近乎天堂。

“大将军到!”火把通明,照亮了偌大的营地。各个角落传来掺杂哽咽的欢呼。翟哲现在对人心的把握已近乎炉火纯青,只是这么一瞥,这些人会牢记大将军的面容,否则他们只知道金小鼎。

翟哲不说话,他无需说话,这里的人都知道他是晋人。

巡视一圈归去,金小鼎同行。翟哲还没想好怎么去封赏他。金小鼎北方之行,可谓功劳卓越。以死间逼反姜镶,以大将军的名义统领义军,以潞州牵制吴三桂,再带三万人南下。

山西最大的收获在吴三桂,当然这三万人同样重要。

一直以来,翟哲对军队的构成非常留意。

收复江南后,他再也没在浙东征兵。军中最忌讳拉帮结派,江南人在军中比例过高对北伐不是好事。他们对北方太陌生,不像这些山西人,或者是忠贞营中的陕西人,做梦都想杀回老家。

在金小鼎归来后,襄阳城虽然还没有被攻破,战争好像变成一件很不重要的事情。

将士都不再关心那座依然耸立在几十里外的坚城,他们谈论更多的是赏赐和家人。

翟哲心里清楚的很,江南明军的潜力已经被用到了尽头。百尺竿头,再难进一步。而襄阳城就是那百尺竿头。

江南的朝廷是一个怪胎,大将军府也是一个怪胎,连陈子龙的江南总督府也是不伦不类。一切都是权宜之计,他本想取下湖广后再整顿内部,但现在看来襄阳城不会再让自己如意。

自古难有内政不明,将军在外能打胜仗的。多尔衮在清廷是皇父摄政王,说一不二。而他翟哲只是大将军,控制朝政名不正言不顺。陈子龙为江南总督后,他借机让其在江南推行新政,但不得不说,军中每个人感受到了他与宗茂的不同。

宗茂像亲爹,陈子龙像后爹。

这不是说陈子龙事情做得不好,而是缺少如宗茂那般对士卒的亲近。两人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两人的差异,陈子龙是十年寒窗考中进士,宗茂是随着汉部骑兵同时成长的总管。

心中有想法的不仅仅是军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