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刘邦从虎狼窝里走了一圈,却没有劫后余生之感。因为结局跟他料想的一样,生不出多少感触。刘邦自认为是最了解项羽的人,因为在很早很早以前,他就将这个男人当成了自己的敌人。项羽的性格他非常的清楚,项羽聪明、大气、也非常的骄傲。他有一种融入骨头的骄傲,就如刘邦心里想的那样,很多人都以为自己能和项羽相提并论,可在项羽心中却不是那么认为。当刘邦放弃了一切单骑走入楚营之后,所有人都觉得他很危险,只有刘邦自己知道,他很安全。他这种抛弃一切的行为,在项羽心中或许才是真正的诚意。只要得到项羽的庇护,纵然是范增,也对他无可奈何。

盟约的第一条,当然还是认可楚伯王天下霸主的身份,刘邦并承认自己有罪,误会了伯王项羽,怀王并非是项羽谋害的。其二,汉国不仅要从临江国退兵,还要还政魏韩。楚王项羽将韩王成废黜,另立韩国公子韩信为韩王。韩王韩信本是襄王的庶出孙子,却得楚国的帮助当上了韩王,自然不会在受制于汉。魏王豹也难遭幸免,被罚为了平阳候,亦从魏国宗室挑选了一位公子奕者,封为了屈王,辖魏地三十一城,另外河东地界的十三城,被划给了汉国。楚国要求,汉国驻三川地界的部队,必须立即撤回汉中,项羽将派将军季布助魏奕掌握大权,并封季布为屈、韩两国的大司马。

楚汉交战一年有余,汉国东西两路大军都相继失败。刘邦事后虽然被项羽放回,但回国就卧床不起。刘邦知道,此次失败,汉国损失的绝非地盘和士卒,最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信义。从此以后,不会再有诸侯将他当成项羽的唯一对手,汉国的声望大跌,再想卷土重来已经希望非常渺茫。

而造就刘邦不得不下决心同楚议和的主要原因,还是东路大军的失败。韩信带领汉国精锐入关,不仅没取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损兵折将,得不到关中这块肥地,刘邦就知道继续打下去必然会失败。而且在汉中还有蜀国这个隐患,虽然在陈平的帮助下能勉强周旋,但陈平既然是个爱财之人,他同样会审时度势,一旦他觉得汉国再无价值,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卖了汉国。

钙水之盟确立之后,刘邦再无与项羽争霸的资本。被罢黜的韩成并没有选择跟随刘邦回汉国,而是选择了自刎,在他死之前曾对张良说道:“吾信你之言,起举国之兵助刘。刘邦有檄书天下的勇气,却没有决战至死的恒心。吾不耻他的为人,固先走一步。张良,你好自为之吧!”

放走刘邦之后,范增气呼呼的向项羽说道:“你这是放虎归山!斩草不除根,早晚为患!”

项羽篾笑道:“孤既放他回去,就不怕他就生出祸患来!如今刘邦失信与天下,等他回到了汉国,他就会发现他只是一个垂死的老儿,不是一个能与孤争霸的王者!吾何惧之有?”

范增摇头说道:“刘邦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他岂能善罢甘休?你这次放他回去,早晚后悔莫及!”

项羽瞥了范增一眼,突然冷冷的说道:“如果他能在这种逆境中崛起,孤会很高兴。也许到那个时候,这天下才会更有意思。”

就当楚汉罢兵言和的时候,而关中,却又开始不安。

韩信驻兵渑池,不肯提兵南下,使得刘邦不得不向楚国议和。韩信知道,这一次如果不能成功,他便是汉国最大的罪人。到时候别说当大将军,能否将首级保住都很难说。韩信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抗命,其实也是意识到,不取关中刘邦就根本没有与楚国争霸的资本。得不到陇西马场,汉军就制衡不了楚国的骑兵!所以,他选择了孤掷一注。

在郦食其说服项羽的时候,韩信终于动手了!他精心谋划了两个月,派出无数密探混进入关流民当中,将内史的情况探听得一清二楚。在六月中旬的时候,韩信领军一举夺回了函谷关,杀死了守城的将军桑籍。然后提兵直扑华阴,并在平舒桃林设伏,打败了赶来支援的东方宇部。韩信借助流民,连下关东十余城,大军兵指栎阳。

嬴子婴召集陇西兵马三万余人,在下眭、重泉、郑县展开争夺。其中互有胜负,却始终没从韩信手中夺回一城。秦军战了不到半个月,嬴子婴就不得不退兵。原因是关中连绵接战,粮草不济,根本无力久战。秦军不得不还师栎阳城,汉军形势大好,正当韩信意气风发,准备邀吕泽入关灭掉秦国的时候,汉使却来了。

使者依然是郦食其,郦食其入见韩信,对他说道:“汉王已经与楚王议和,答应楚王将三川的兵马撤回汉中。你如果还不退兵,你到时候就会变成一支孤军,纵然神仙也难救你!”

韩信闻言一下像是失去全身力气,瘫坐在席上喃喃的说道:“只要再给我一个月!我就能打败嬴子婴,重夺关中!到时候大王就可以再和楚王一决雌雄,这次一退,就再也难找这样的机会了!”

郦食其叹道:“这机会是楚王给我们的,楚王回国之后自然会召集诸侯伐秦,到时候再说吧!韩信,你如果一意孤行,害得不光是你自己,还会害了汉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