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蒯彻知道嬴子婴的心思,所以他也不赞同公孙止的做法。他知道乐阳亲手杀死了他的兄长,很有可能出城同秦王决一死战,一封战书让公孙止之计落空,也让泾阳城的百姓免遭一难。

公孙止的计策很简单,以泾河水淹泾阳城而已。像泾阳这种沿河而建的城池,很容易用水攻。更何况泾河水在流经鸡头山的时候水流渐急,水源充沛,淹掉一个小小的泾阳城肯定不成问题。不过嬴子婴思及泾阳城已经归附,百姓已经认同了他这个秦王,这个时候在用这种绝户之计未免得不偿失。公孙止之所以献这种绝户之计,也有他的思量,在他看来,秦王乃整个关中之主,只要将三秦叛将歼灭,整个关中自然就会回到嬴子婴手里,所以一城换一军也是值得的。

一战下来,陈巨重伤,杜袭轻伤、沙太不知死活。唯有一人,却完好无损。

烛火之下,嬴子婴那张脸在火中不停的变幻。他心中想到了一个人的名字,胸中杀气弥漫。沉思了一会,他突然又放松了下来,喃喃自语道:“看在此时正值用人之际的份上,先将你头颅记上。如再如此,必然留不得你!”

第一百七十章 祭奠

公元前205年七月。

时间在悄无声息的流走,距离秦王复取泾阳已经过了一个月。在这一月之中北地形式剧变,秦王复归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关中,无数封书信纷纷来到泾阳城。仅仅是北地一郡就有八个城池投降,上郡、陇西、内史之地也有不少忠义之士响应秦王的号召。根据消息来报,单咸阳就爆发了五次叛乱,塞王司马欣一怒之下屠杀了上千人,数十个世家受到牵连,杜邮刑场血流成河,鸿门之上哭声震天。

大臣伍修劝塞王投诚,司马欣大怒,屠其九族以示决心,至此之后,再无人敢劝谏塞王,内史的骚乱被他强势的镇压。

陇西,雍王章邯打败马逸,又同月氏签订合约,分狄道以北之地给月氏,两家罢兵和睦友好。章邯费了好大劲才平定了陇西,等秦王复归的消息传来,又有宵小之辈兴风作浪。丘山之中,有人打出蒙恬子弟,匡扶大秦的旗号,有贼子丁由、董业、裴元在丘山之中举旗造反,偕同未曾灭绝的马逸余党竟然攻下了西县!章邯听闻,仰头喷了一口鲜血,痛呼声不绝:“秦王不死,关中难安!赢氏不除,三秦难平!”遣人至咸阳,信会司马欣,到处抓捕剩下的赢姓之人,一时关中赢姓被再一次屠杀,关中再无姓赢者。

翟王董翳在泥阳交付了一万三千多匹战马,等他送走了楚王之弟项庄,才发现三军灭尽,三城俱失。一卷竹书送到泥阳,泥阳城守杜方突然造反,在城中将董翳带来的三十多位家眷尽数杀光,后又排遣大军至方亭围堵董翳,幸好乔装逃出的安阳夫人及时通报,不然董翳必死于此地。杜方立功心切,将董翳一直追到了义渠城外,不料途中遇见乐阳,被一戟砍死。后面嬴子婴闻之,摇头感叹了好久,原来杜方乃杜袭之弟,是北地郡第一个响应檄书的人。嬴子婴遣杜袭取了泥阳,厚葬了杜方,諡封为忠亭候、并派使者吊唁丧葬。

董翳险些惨死,回到义渠之后,封乐阳为左将军、镇原候,扼守北地。而他自己慌忙逃回了上郡,北地数城本还在观望,董翳一走,立马又有六城来投,分别是:环县、庆阳、平凉、泾川、长武、宁县。至此,北地郡已经有大半落入嬴子婴之手,每日来泾阳投效嬴子婴的人不计其数。有长武富商黎泽倾尽家资来投,被嬴子婴封为司徒,掌管后勤粮草。有异人陈戈,弓马娴熟、善使一双大铁锤,重有八十一斤,勇猛罕见,嬴子婴封为泾水都尉,协助冯英操练三军。自此兵粮广足,不过月余就得到了一万八千多名精兵,势力大涨,准备不日攻取义渠。

公元前205年八月上旬。

嬴子婴以陈巨、陈戈为先锋,冯英为主将,领兵八千攻取镇原。镇原之战,陈戈冒矢登城,力斩镇原守将,立下大功,嬴子婴封为陴将军。取下镇原之后,嬴子婴带着文武大臣来到此地,就在城外搭建了数百个灵柩,祭奠为秦国战死的英灵。镇原城外白旗飘扬、三军素白、沉默哀悼。

中午十分,连稍远的平凉、长武守将都赶到了此地。嬴子婴见各地将领来齐,遂登高台,取出祭文,念曰:

天兆不详,各地妖孽四起。染我河山、侵我土地、皆为魑魅魍魉之徒。霎时天将崩、地将裂、山海动摇、大秦百年基业毁于一旦。风起兮而云不止,雨来兮而雷不停!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声析江河,势崩雷电。鸷鸟休巢,征马踟蹰。八百里山河,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吊祭不至,精魂无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