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八旗兵与蒙古兵之中的影子与新军也很是无奈,不是他们不获知这些情报,而是沙俄一方的封锁太过严密。
成千上万的派出侦骑,不怎么现实,小队的侦骑出去之后就杳无音信,无奈之下,影子与新军只能通过飞鸽传书,请求作为后援的石达开,对战局进行预测。
通信手段的简陋,让鬼子六的大军,一步步走进了沙俄的包围圈,当石达开那边的分析到达军中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行军五天之久,正处于弗拉基米尔与下诺夫哥罗德之间的大军,已经完全陷入了俄军的包围之中。
平原作战,沙俄的正规军和民兵,多半是挡不住这支大军的,但堑壕等工事挖好之后,鬼子六的大军想要突破,动辄绵延数里、数十里的坑道防线也是极不容易的。
与西北军不同,鬼子六麾下的八旗兵与蒙古兵,大半都是骑兵部队,他们的行进速度虽快,但弱点也极为突出,一旦碰上大面积的堑壕群,骑兵的机动性,只能被限制在包围圈之内了。
而沙俄一方,利用的恰恰是清军骑兵超强的机动性,当包围圈形成的时候,鬼子六的大军,已经可以看到俄军在弗拉基米尔的第一道防线了。
包围圈形成了,沙俄一方也不需要再做遮掩了,局势对于鬼子六一方来说是极端的不利,但想要轻松解决被围在方圆数百里范围之内的这支庞大骑兵队伍,也是不可能的。
杨猛的坑杀手段,可不是让这些人马被沙俄肆意屠杀,硬碰硬的消耗战才是关键,而连番遭遇重创的沙俄一方,也无力支撑长时间的围歼战,这百多万人马,只是清军很少的一部分,若是拖延的时间太久,弗拉基米尔附近的这个庞大包围圈,只能是一个笑话,一旦清军的后续部队大批来援,整个包围圈就形同虚设了。
鬼子六一方大多是骑兵,作战重在一个速度,而沙俄一方,不敢长时间的拖延,所以,包围圈形成之后,双方人马就立刻开始了决战,鬼子六的人马胜在多半有马并且训练精良,而沙俄一方的取胜关键,就唯有数量优势了。
重重设计之下,这场沙俄一方的围歼战,清军一方的突围战,在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白热化的交锋之中,面对沙俄的民兵,无论是八旗兵还是蒙古兵,都占有相当的优势。
第一天的战斗,鬼子六一方损失了将近三十万人马,而负责包围的沙俄民兵却付出了百万人的死伤,弗拉基米尔正面的沙俄正规军,也付出十多万的死伤,四比一的战果,最大的原因,是双方武器的装备率,沙俄民兵,多半是拿着冷兵器的,有枪的很少,若是这些民兵也装备了枪械,鬼子六的人马能取得二比一的战果就算是不错了。
沙俄民兵的血性,对鬼子六等人来说不算什么,他们看到的是战功,五路分兵,消弭了大军巨大伤亡的影响,沙俄一方不堪一击的印象,也深入人心,毕竟出战的人马,都大批杀伤了沙俄的军队。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个样子,你比我更惨,我就可以一直和你打下去,三十万的伤亡不是一天可以拢起来的,在不知伤亡的情况下,鬼子六一方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那就是大军弃马步战。
骑兵对步兵,虽说有绝大的优势,但对上沙俄没有什么火器的民兵,步兵枪阵的杀伤力更大一些,马匹是大军的重中之重,看守几十万马匹的任务,就成了精锐部队的权力,而八旗兵与蒙古兵之中的精锐,只有新军了。
此次大战,对蒙古两汗王与鬼子六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撇掉大军之中的汉人势力,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机会,所以大军之中,半数的新军被推了出来,作为看守马匹的马夫,只有为数不多的新军,参与了与沙俄军队的大战。
这样的消息杨猛还不知道,若是他知道之后,只怕立即会开怀大笑,这次坑杀八旗兵与蒙古兵,他所挂怀的,除了那几万新军之外,就是马匹了,百万大军虽说不全是骑兵,但马匹的数量却超过了百万之数,损失人口,杨猛可以很快补上,但损失大量的马匹,杨猛也没法儿立刻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