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淮之并不回答,继续往前走去,赵姓官员不肯放过他,跟着他一边走,一边急急道:“山阴税收贪墨之案我并不知情,洛淮之!洛御史,你帮我向皇上求求情,我是冤枉的啊!”
话到了最后,竟有几分恳求的意味,洛淮之听了却不为所动,只是道了一句:“你不知情,皇上知情便可。”
那赵侍郎瞬间僵在了原地,呐呐无言,好半晌才反应过来他话里的意思,顿觉一盆冰水兜头泼下,从头凉到了脚底心,悲从中来,抓着横栏朝那道朱色身影叫道:“洛淮之,你这豺犬,构陷忠良,你会遭报应的!我等着看你身败名裂,为万人所唾的那一日!”
呼声绝望至极,乃是最为恶毒的诅咒之言,任谁被骂了都不能忍受,教那狱卒听得胆战心惊,恨不得冲回去把那赵侍郎的嘴给堵死了,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洛淮之就仿佛没有听见似的,朝他伸出手来,道:“灯笼给我,有劳。”
行为举止甚至称得上斯文有礼,狱卒反应过来,连忙战战兢兢地把灯笼双手奉上,迟疑问道:“大人,不必小人引路了吗?”
洛淮之嗯了一声,接过灯笼,道:“你且回吧。”
他说完,便提着灯笼往天牢更深处去了,两旁火光昏暗,那恶毒的咒骂声声传来,在空荡荡的走道里回荡着,朱色的身影一晃而过,消失在了尽头。
洛淮之驾轻就熟地朝前方走,一边不以为意地想着,身败名裂,为万人所唾?
哪一样他不是经历过了的,如今的洛淮之,并不在乎那些东西,他甚至不在乎日后在史书上会留下如何的评说。
大理寺的大牢最深处有一间单独的囚室,关押着重犯,鲜少有人能活着从这间囚室里走出来,上一个被关在里面的,是前左丞相洛稷,巧的是,这一次被关押的,仍然是左丞相,也是风水轮流转了。
比起前面的那些咒骂之词,这里简直称得上安静,从外面看去,囚室里一览无余,一个快要熄灭的火把,映照了一方小小的空间,那里隐约坐了一个人,洛淮之终于停下脚步,唤了一声:“高大人。”
声音清晰,那人动了动,转过头来,赫然是左相高盛,大约是才入狱不久,他的衣衫和发丝还算齐整,看人时仍旧带着一股子审视的意味,待见了洛淮之,笑了一声,道:“别来无恙啊,洛御史。”
他起得身,走上前来,打量了洛淮之一回,如自嘲似的道:“想不到,有朝一日,竟会是你在外面,本官在里面了。”
洛淮之勾了勾唇角,道:“世事无常,下官也是没有想到。”
高盛笑了,他本是五十来岁的年纪,这一笑,眼角的皱纹便蔓延开来,叹道:“你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洛淮之微微侧头,道:“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