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臣请辞官!”

“臣愿意辞官……”

“臣请辞御书房大臣。”

“臣请辞副大臣。”

哦,原来也不是人人都辞官,七个年轻人中还有一个翁同龢不吭声儿。

“翁卿,你不打算辞官?”朱济世看了看眉头紧皱的翁同龢,他可不相信对方看不破眼下的局势。

“臣不打算辞官。”翁同龢俯身一礼,“臣不是济世同学,只能追随皇上左右。”

“常熟翁家可是累世名门,江南士林领袖啊!”朱济世淡淡地道。

“臣追随皇上日久,恐怕不会再为江南士林所重。”翁同龢微微一叹,领导江南士林是很好的,但是这潭水太深,不像济世同学会那么容易掌控。不过这个机会,也不能完全放过。他笑了笑又道:“不过臣还有父兄亲族,皆可为皇上所用。”

第1036章 一张选票值多少?

公元1856年,江南的初冬方才来到。天气是南方特有的那种湿冷,一丝寒意,似乎就要浸入骨子里面。

在常熟的铁琴铜剑楼书社里面,一个胖胖的老头儿却光着脑袋未戴帽子,守着个红泥火炉,悠然自得的翘着腿坐着,一会儿看看手头的古书,一会儿又瞧瞧火炉上面的火焰。炉上热着一壶清茶,茶香芬芳,正在他所在的屋子里面浮动。

这铁琴铜剑楼原名恬裕斋,是常熟古里镇的大地主瞿家的私家藏书楼,号称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传到现在的瞿家当主瞿镛手中以后,又大加扩建并且改名“铁琴铜剑楼”,不仅收纳了中国的书籍,还收藏了不少西洋、日本、朝鲜和印度的书籍。不仅有哲学思想方面的藏书,还有不少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真可谓是包罗万象。

现在瞿镛正在外地做官,铁琴铜剑楼就由他的儿子,当了常熟县令的瞿秉渊主持。这座藏书楼虽是瞿氏私有,但是常熟的士子想要来这里读书借书也是可以的,不管当初瞿镛之父瞿绍基修建书楼的目的是什么,反正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常熟士林聚会之所了。

不过今日的书楼却没有什么聚会,周围安静得只听见茶水在炉子上翻花吐泡的声音,真是安静清闲到了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