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页

后金鞑子对于江宁营将士,本来就有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压根不愿意与江宁营将士为敌,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管是满八旗还是汉八旗,与江宁营作战的时候,没有能够占到一丝的便宜,基本都是战败,损失惨重,时间长了,他们的内心自然是有阴影的。

辽东的局面空前的稳定下来了,卢象升也很好的完成了朝廷交付的任务。

转眼就要到秋收季节,辽东的气候也是不错的,没有遭遇到多大的灾荒,秋收丰收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宜,这样就能够稳定居住在辽东的老百姓,说起来居住在辽东的百姓,遭遇到的变故是数不胜数的,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颠沛流离,要不是故土难离,这里几乎留不住什么人了,好在这几年辽东的局势勉强稳定了,就算是后金鞑子重新占领了广宁、西平堡和义州等地,也没有经过什么大规模的厮杀,老百姓也就没有遭遇到多大的损失。

秋收季节即将到来,卢象升和阎应元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将广宁、义州和西平堡等地的粮食,大量的收购过来,让商贾去完成这些任务,最终从经济上卡住后金鞑子的脖子。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科举考试(1)

大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固定的,三年进行一次,这期间有县试、府试等等,一级一级的选拔,过了县试被称之为童生,过了府试被称之为生员,或者是秀才,若是没有取得秀才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乡试的,乡试在各省的省城进行,朝廷派出给事中主持乡试,被录取之后称之为举人,有了举人的身份,就被称之为老爷了,生员和童生,统统被称呼为读书人。

乡试之后是会试,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会试,被称之为贡士,有资格参加最后的殿试,能够参与殿试的贡生,统统被称之为皇帝的学生,也就是天子门生。

可惜大明朝的天子门生,几乎不存在,殿试之前的乡试和会试,考中的举人与贡生,早就被主考官瓜分一空,成为了主考官的学生,除非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或者是传胪,才有可能感觉到自己是天子门生。

这样的科举考试的规矩,延续了千年了,期间除开小规模的完善,整体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但这一次的情况不一样了,皇上要求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

想要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可不是小事情,朱审烜等人表示了明确的反对,诸多的丞相意见完全一致,他们认为,科举考试延续千年,早就形成了固定的规矩,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突然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弄得所有读书人都人心惶惶。影响到朝局的稳定。

其实皇上所谓的修改科举考试的规矩,也没有伤筋动骨,主要就是对县试和会试提出来了质疑,知县主持县试,知府主持会试,考生的命运完全都掌握在知府和知县的手里。这不是很合适,每一个人的观点不一样,录取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可能前一任的知县或者是知府,与后一任的观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就很有可能导致考生无所适从。

科举考试很是折磨人,好多的考生,一辈子都耗在这上面了。从小的时候就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到老了还是这几本书,滚瓜烂熟,都能够背出来了,就是不能够考上,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很多的读书人,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岁月蹉跎了,与社会脱节了。除开读书,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真的是应验了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语。

苏天成提出来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没有想到遭遇了这么强烈的反对,他一度犹豫了。

从唐朝开始的科举考试,为各朝各代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绝大部分都是文盲的情况之下,科举考试的确有着不同于一般的优点,也是暂时无法废除的,朝廷也只有依靠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若是真的想废除科举考试。那就必须要普及学堂,而且是官办的学堂,老百姓的子女能够进入到学堂读书识字,明白道理。

普及学堂,不仅仅需要大量的银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为这样的事情,如同打战一样,几天的时间就拿下来了,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谁保证能够做到,那也是忽悠人的。

教育与很多方面都有着关联,老百姓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送自家的儿女去读书,就算是官府承担了读书所需要的费用,可学生总是需要吃饭,很多时候,学堂里面的读书人,也可能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