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和张士贵对于海军即将迎来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感到非常激动,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亲自检查战船的空间状况,粮食储备和食水准备,以及各种军事物资的准备,还有那些巨大的战争武器,陆上用的火炮和八牛弩,投石机就没带了,比起八牛弩和火炮,投石机太大了,不太好运输。
各种物资,各种战争用具,各种粮食,吃的喝的,高句丽和新罗百济这些地方是一点儿吃得都找不到,还要大唐从中央仓库里面提取粮食运送过来,而倭国远离瘟疫爆发地,没有感染瘟疫,国内应该是正常的,也应该有吃的喝的,而且靠海可以打捞海鲜,所以自给自足没有问题,实在不行,直接种土豆,生命力很顽强的。
各种准备都准备妥当了,张亮和张士贵主持着来了一次祭祀,主题是告慰海龙王使得整片海域风平浪静,不论是来的时候还是走的时候,都不要碰到海上风暴,他们都是见识过海上风暴的人,所以对于这种自然的力量相当畏惧,见过一次就绝对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苏宁自然也是,虽然他没有见过,不过他也不想出现海上风暴,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个时节一般不怎么出现海上风暴,不过夏季的时候海上风暴会比较频繁,要小心避开,现在天气冷,海上风暴不多,只要不是反常的气候,那就没有问题。
张亮和张士贵祭拜海龙王,那个叫嚣着要吃了海龙王的张亮完全怂了,估计他认为这片海域的海龙王是个很倔犟的不畏强权的性子,然后想了想,认为自己大概不是海龙王的对手,所以就决定和北海的海龙王搞好关系,等回到东海之后再去欺负东海龙王。
祭祀完毕的第二天,正好是一个良辰吉日,军队按部就班的准备完毕,战船也按部就班的准备完毕,之前的情报不断的显示倭人似乎已经有所察觉,已经察觉到了一些大唐要进攻的迹象,前线情报显示这几日有不明的海船曾经出没在这片海域中,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船只,不过按照方向,很有可能就是倭国的船只,前来探听情报的。
种种迹象显示,很有可能倭国人已经做好了迎击大唐的准备,或许已经在他们所认为的大唐即将登陆的地方做了准备,不过苏宁一点儿都不害怕,并且打算打一场比较经典的抢滩登陆战,现在的大唐用火炮轰击倭国的守军,这种感觉就像是另一个时空里面淞沪会战的时候日本海军用舰炮轰击海岸上的国军守军。
你们轰啊,轰的快活不?你们轰我的先人轰的快活,老子就在这里轰你们的先人,早你们一千多年,让你们尝尝火炮的滋味,是不是很够意思啊?你们不是喜欢巨舰大炮吗?来啊,这就是,这就是给你们准备的大餐,慢慢享用,千万不要感谢我哦!
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唐无贱人
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行进当中,这便是大唐帝国从贞观七年开始耗费巨资打造的三支舰队里面的一支半,北海海军全部主力和东海海军一半的主力,承载着五万大唐精锐步骑军和四万海军。
大唐辽东方面军总共十一万的军力,只留下了两万人作为半岛守备军在守卫着,一直到李二陛下派来的常备守卫军抵达之后,这支军队才会按照苏宁的要求乘坐船只抵达倭国成为大唐军队的预备队,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从大唐发起新罗百济攻势的时候苏宁写奏折请求李二陛下派遣至少五万人的常备守卫军开始,估计没有两三个月,军队是抵达不了的。
为了保证刚刚得来的半岛之地的安全,苏宁不得不留下两万军队和一批精干的军官镇守当地,看管当地的一些投降大唐被承诺纳为大唐民众的半岛原住民,帮助他们恢复应有的秩序,现在也正好是春耕时节,真是应该恢复春耕的时候,可是一年多来的战乱还有瘟疫,家无余粮,连种子粮都没有了。
于是苏宁特地安排军队把土豆交给这些原住民,让他们在农官的安排下种植土豆,有了土豆的高产量和耐储存的特性,他们可以扛过这最危急的一个春天和后来的冬天,迎来下一次恢复秩序之后和平的春天。
而那些没有被纳为大唐民众的半岛原住民,不论是高句丽的还是新罗的还是百济的,都在看守军的严密监视之下戴着手铐脚铐辛苦劳作,重建被战火摧毁的城池、村庄,重新培植被毁掉的树木、草丛和著名景观,修复那些被毁于战火的重要设施,乃至于结为垦荒大队,在整个半岛范围内重新按照大唐的模式建设当地。
高句丽遗民三十多万人只有少部分被允许为大唐民众,迁入内地生活,二十余万被划为奴隶,成为公奴司的在册奴隶,而新罗和百济的加在一起一共一百六十余万幸存者里面,约一半成为大唐民众,一半被划为奴隶,成为大唐民众的得以在大唐主持下的划分土地政策下获得属于自己的大量土地,而剩下的一批只有日夜不息的劳作。
人类往往就是这样,对于高出自己等级太多的只有敬佩与害怕,不敢反抗,而面对高出自己一点点的却很容易生出邪念,乞丐不会去嫉妒百万富翁,却会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到更多的乞丐,这就是一个原理,社会学心理学的原理,苏宁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原理,将这些属于不稳定因素的刚刚纳入大唐管制下的土地的人们划分为两个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