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靖康元年正月十六日,金军围城之时,赵桓连忙将生于政和七年十月,不到十岁的儿子赵谌封为大宁郡王。秘书省校书郎余应求实在难以理解,上奏提出异议,认为此时不合时宜,而赵桓置若罔闻。现在道君返回京城的第四天,便急不可耐地举行册立赵谌为皇太子的典礼,其意完全是杜绝道君任何复辟的可能。

随后,赵桓又把赵佶身边的侍卫全部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将其亲近之人陈思恭、萧道、李琮等十内侍全部驱逐出宫,敢跨进一步则斩。世上总有见风使舵之人,立刻从皇上的言行中看出了风向,上奏揭发宦官王仍、张见道、邓文诰,还煞费苦心的为他们罗致一堆罪名,说他们妄图挑拨离间太上皇和皇帝的关系,传播谣言,搬弄是非,结果不用问。如此一来,赵佶身边再没有了可以倚重和得力的使唤人,赵桓把他置于自己严密监视之下!

这些奸宦相继受到严惩之后,正如赵桓所愿,朝野上下的声讨之声并没有停息,而且有扩大化的趋势,这正合赵桓的下怀,借助举国愤怒的呼声,下诏将蔡京、童贯、王黼、朱勔、等人的爪牙全部削官夺爵。几场狂风暴雨般的大清洗之后,先朝权臣及其党羽旧臣几乎全部在朝堂上消失了。

赵佶的生活变成了每天呆在龙德宫中,除了饮酒就是作画了,他从前总觉得政事辛苦,渴望过一种文人的诗酒人生的生活。等到真的实现了人生愿望,可是再没有一呼百应的威势,身周既少了谄侫之人,也缺了知冷知热的伺候人,他又怅然若失,变的心有不甘了,这也是如今致仕养老的公仆们的通病。

让一个习惯于生活在万众瞩目、鲜花掌声包围中的人去过独孤寂寞的日子,会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可赵佶除了唉声叹气,悔不当初之外,就只有回思从前种种风光无限的日子了,而大宋也又真正的完成了一次最高权力的交接,但对于国家百姓是福是祸也只有天知道了!

……

京中诛奸臣,迎太上,闹得轰轰烈烈,可对远在西北的赵柽似乎没有什么影响。陈东带领一帮投奔他的太学生在情报司的接应下已辗转到了河中,这些人的到来改变了他手下缺乏文官幕僚的窘境。

而太学是专门培养国家中级官吏的教育机构,只要能毕业就能当官,进入国家的领导阶层。这些太学生学习了多年,理政的知识是有了,缺乏的是实践。现在西京朔州、寰州、应州、德州和新收的东胜州都缺少官员,正好可以顶上,正好也可积累经验。

白沟一战,使自己多了份资金积累,他拿出一笔钱重赏了参战的水军,其余的皆储存在程僖绶处以留后用,至于自己的两个亲戚就让他们现在海边疗养吧,此时放他们归京还不是时候。而赵柽更多的精力现在全部放在了太原,静等时机……

第二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

金兵围太原城之后,宋兵诸方军兵来援救太原。宋朝河东名将孙翊率援兵不满二千来援,与金兵战于城下,太原城门不敢开。经数日战斗,宋兵尽没,孙翊牺牲。但河东各州没有停止救援,河东第二将正将折可求和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光世统兵二万来援太原。

折可求准备越过天门关,但是宗翰早已经派兵守关,他只好改走交城,准备与刘光世合兵一处。由于折可求与刘光世的军队长途跋涉,士兵早就疲惫不堪,正要准备休整一下时,以逸待劳的金兵冲上来打援,两军激战于汾河以北。

在女真铁骑冲击下,刘光世部队崩溃,他率领大军撤退,向纵深后方狂奔,把友军折可求部的侧翼全部送给了金兵。结果宋军马使韩权,知晋宁罗称等死难,兵将死丧七八,救援太原再次失败。其后,尽管尽管宋朝使臣路允迪进城传达了割让太原的诏书,但太原军民与中山、河间两镇一样,拒绝了这份屈辱的圣旨。

进入四月,出师已近半年的金朝西路军此时已是日益疲弊、粮草不济,宗翰用“锁城法”构筑重重工事将太原团团包围,留下大将银术可继续围城,自己则率领主力撤回云中避暑。

宗翰北归后,银术可扫平了太原外围州县,以偏师先后夺取文水、西都谷、祁县、太谷、盂县,并击败了救援太原的宋军地方部队樊夔、施诜、高丰部,太原城依然处于危险之中……

见喜小心翼翼的走进了王爷的书房,这里现在倒像是作战值班室,墙上挂着大幅地图,地上摊着河东详图、堆着半人高的卷宗,长几上摆满情报司和军情司近日送来的情报,而王爷就睡在文山牍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