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信君沉吟一下道:“申子讲术,有法后有术,东骑无法,自然不能行术法,要先有法才好术治。至于慎到大师的法……这点本君难说,虽然本君来求慎子大师,可是大师并没有答应本君入东骑,大师不入东骑,自然不能说行大师的法,所以真正说起来,东骑要立法,要治法,要行法,是立你们的法,治你们的法,行你们的法,现在的东骑法说上就是一块白地,万丈高楼从地起,东骑的法是什么法,不取决于别人,而是在你们,本君相信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别国,如魏,行李悝之法,韩国行申子法,而本君,行众君之法!本君相信,你们一个两个自然不如申子李悝,但所谓后学者居于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们众人的力量一定会胜过一两个贤人!未知诸君以为何?”
善愈道:“北信君说的好,不过立法有章,管子立法重商,李悝变法重农,申子变法正在新郑大练兵,北信君要立什么的章法,有什么样的侧重?”北信君道:“东骑是小国,人少,地广,所以东骑行富民之法,一切只求富民,本君要人人家有百亩田,人人家养牛马羊,人人穿衣暖而新,人人饱食日日有肉!只要达到这个目的,什么法都行!本君立法,不仅要管百姓,也要管百官,还要管本君!在东骑国,但有犯法者,人人当刑!不过本君认为,肉刑必须废止,不能再有肉刑这种东西的存在,可以全数改其为劳役。”
肉刑,广义的肉刑,指括黥(刺面并着墨)、劓(割鼻)、刖(斩足)、宫(割势)、大辟(即死刑)等五种刑罚。起源于“杀人者死,伤人者创”的原始同态复仇论。至夏商周成为国家常刑,有三典五刑之说,秦及汉初相沿不改。《荀子·正论》:“世俗之为说者曰:治古无肉刑。”所谓“治古”,指的是尧、舜太平盛世。
《汉书·刑法志》:“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汤、武顺而行之者,以俗薄于唐、虞故也。”这是说,肉刑始于夏、商、周三代。汉文帝在位期间,先后废除了肉刑中的墨、劓、斩左右趾(实即剕刑)和宫刑,被后人誉为“千古之仁政”。
北信君的话震动了所有的人,特别是善愈,善愈虽是法家学子,但他也入过儒家,对儒家的仁义还是有着自己的看法,听到北信君的话激动不已道:“自上古无肉刑,北信君敢除肉刑治世?不怕民不服管而生其乱也?”众人也惊动了,齐声道:“愿闻北信君废肉刑说法!”
北信君点点头道:“治世,当有法,但有什么法?这很重要。本君以为,法的目的,不是残民害民,儒家以残民害民说法是苛政,此大谬也!以个别凶狠毒辣的刑法让百姓知道其是非过错,本无厚非,但在东骑不一样!东骑是小国,国小民寡,如果行这种法,一个不好,就会有无数的残肢断手之徒,此大不仁也,同时,也会影响国力,影响生产,国家的财力有可能会因为这些丧失了劳力的人而流失,所以本君以为,可以用劳役代替肉刑,行为不当,罚奴!愈恶者罚愈重也!小过数月,大过经年,大罪大恶,十以数年,百以计年,算至千年!”
“哈哈哈哈……”任弗笑道:“君上,如此一来,一个人要是犯下了十年之罪,还好说,但他要是犯下了千年罪,一个人还能活上千年么?”北信君冷然道:“所谓父债子还,无论是谁犯了罪,当奴,如是千年罪,当罚!一人之命不够,总有子孙后代,纵是他无后,也可以寻女子与他配种,但有后传下,便要替他偿罪!相信如果是大罪,本君怎么样都是要替他留后的!”任弗本想笑,但不知怎么的,心里发寒,却是说不出话来。
所有法学者都进行了沉思,废除肉刑的好处可以看出来,但问题是北信君的这种劳役刑法虽然好,可却是与北信君的个人品德无关,他之所以废除肉刑的根本原因是不想破坏自己手下的劳动力,东骑人少,不能浪费,但劳役千年……万一一个人犯下了千年罪,自己死还是小的,可是他的后人……一个个,从小到大,都是奴,这未免太不公平了!人生而无罪,岂有生下孩子却是要受刑法的?这也可以说明了,在此情况下,一个人犯罪,他就要想想后果,小罪也就算了,但是大罪,也就是意味着经年!全家死光光也就算了,但要是不死,岂不是永生永世的为奴?只是可怕的问题来了,人都是怕死的,正常情况下谁会想去死呢?能够不死,那岂不是太幸运了?可若然不死,那生生世世的为奴,又怎么算?
一时间,法学弟子不知道北信君是一个仁君还是一个恶君了。
“哈哈哈哈……”却是慎到笑了起来,然后他对北信君道:“孩子们觉得这样太过了,北信君如何觉得?”北信君道:“过!是当然的,不如此,不足以震慑不法者!如果犯了法,只是轻轻的发落,岂不是说他们可以随意的犯法?若是能震住他们,岂不就是好了?再说,本君以为,法学真正的精义在于公平!执法唯公!则法无严之说!本君会和愿赴东骑的学子一起研究讨论法学,本君曾经说过拿来主义,墨家有尚同之说,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一下么,如果一个法说不好,必然大家反对,如果没有了反对的意见,那岂不是说这个法说的成立?本君立法,只求公平,但详细之情,还要请诸君原谅,因为本君不能同不去东骑者谈!”
令考其发言道:“君上说的对,执法唯公而已!但不知君上,如果以执法说,怎么才可以保证这个公呢?”北信君笑语道:“此说本君已经和慎到大师说过了,我们都有自己的主见,但本君现在不能说,待尔等与本君入住东骑后,必可得知!”
缺也子道:“请问君上,我们在齐国,三日有宴,五日有舞,夜夜有宵,但不知在东骑会如何?”北信君点头道:“话说的不错,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此乐舞之乐,有欢宴之美,东骑也不例外,但是东骑的时间短,所以在乐舞方面,为了国计民生,不能大花钱到外面请舞姬团入境,只能自己培养,所以想要见到,还是要时间的,但宴席歌会必不会少,本君必须说明,想要一下子在东骑就过上好日子,这是不可能的,一定要经过三两年后,才可以步入到诸君的所想,至不济,也不会比齐国差!”比正指责道:“缺也子,如果我们进入东骑,那是要治政的,不是享受的!”缺也子不理,只是道:“请问君上,您这是不是说,只要三两年,东骑的繁华就能赶上齐国临淄?”
本来众人对缺也子不耻,但听到这话,立时看向北信君。
北信君顿了一下,似是在回味,然后道:“本君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你,但本君可以这样说,在本君立族之初,身边三百余人,童子居多……”说到这里,北信君感慨良多,他细细品味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道:“我们东骑用半年的时候建立了自己的一个小家园,那里是鲜花之地,有吃不完的奶与蜜,随后我们一年后,有了成群的马匹,又在一年的时间里,本君向义渠进军,在次年也就是今年的三月,进入郁郅城!我们东骑人是劳动的人民,我们不停的劳动,让我们的居住环境美好,我们不停的做着,在东骑,没有人是停止不做事的,我们做的比别人多,我们得到的就比别人多,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建立军队,为了让人可以用自己的劳动过自己的好日子,我们要制定法律,为此,本君来到了齐国!本君想要说的是,东骑会变得怎么样,郁郅会变得怎么样,不是本君的决定,而是各位,只有各位的才学真正的发挥出来,让东骑得到安稳平静的治理,那在三两年里,使郁郅比过临淄,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人口不多,可是我们的欢笑与欢乐不会少!”
是夜,北信君侃侃而谈,他细数古今,道明是非,在他与慎到一唱一合之下,竟然有愚饰邪、善愈、任弗、朴鄙、令考其、因之然、势必齐、韩多、比正、避纯粹五十余子愿意入东骑。对此,慎到问北信君道:“会不会多了?”法学馆有八十余人,其中有二十人左右是慎子的门徒,其它人也是奉其为师,现在北信君一下子把这么多人都带走,这感觉上的确是多了一点。可北信君笑道:“本君要做的是把官位给他们,而官位不够,那就是本君的问题了,可本君在此要告诉你们,不够,不够!本君在东骑也要开办法学馆,法学,是一国的大学,是显学,东骑没有法学士,这次可以从齐国拉人,但是下一次呢?东骑的北面,有着太大太多广袤无边的领土,在这么多的土地上安置官员,区区五十人怎么够?一个国家,对于人才,永不言够!国家不够大,打!只要有足够的人才,还怕国家大么?人才足而国家治!没有人才,一个小部族也会在草原上自行消失!”
北信君的话得到了法学馆的好感,慎到更是高度赞扬了北信君的这番话,他把北信君“一个国家,对于人才,永不言够!国家不够大,打!只要有足够的人才,还怕国家大么?人才足而国家治!”这句话解释成了“于国者,人才也,才足而国再大亦可治也!”北信君更是在最后,以一句:“东骑国的人才,永不言够!”来结尾。在一片的掌声中,诸子退去,打点自己的行装,他们要做离开齐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