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般人,那一定会想着杀死公孙鞅,因为公孙鞅在魏国的这段时间,对魏国的一切都太了解了,甚至可以说,魏国强大的原因,他都清清楚楚,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在别处把魏国的强大重新来上一遍,换言之,公孙鞅是一个可以一人兴邦的大才!是一国巨相的人才!古时能和他比的人,也就是管仲之流了!似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放走?但公子卬却不,一方面他是感觉大魏的国事还不至于到这种地步,二来是他非常看重两人之间的友情。
现代人很难相信在古战国那个背信弃义的时代,还有如此高尚的私德。或者说我们很难想象公子卬会这样看重此份感情。从这里说,他是不合格的,因为公子卬做事太理想化,太想当然了!
事实就是如此,公孙鞅回府后没多久,就搂着一个侍女睡着了。当然,他爱的人还是瑶姬,但身为一个男人也要解决生理需要不是?这不是一个贞节的问题,只是当时的下层侍女如果不陪这个人睡,也是一样要陪其它人睡的,这也许悲哀,但那就是现实!大家大户的侍女本就是主人老爷用来陪自己门下客的一件东西,可以随意的送人,陪睡。
但公子卬可不好了,他回到了洞香春,大醉一场,之后在白雪的护送下踉跄的回到自己的府内,一直睡到了第二天的天亮。
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上朝的时间,但不得不说,这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魏王的大度真是别人想都想不出来的,臣子如果似这般的迟到什么的,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要别给撞到就行,也就是说,当他下令任命的时候,你人别不在就可以了。这样一来,魏国的朝风就会有点散慢,当然,还没有到那一步。因为平常是有丞相说话的,在丞相惩罚人的时候,魏王还会替自己的臣子说好话,开释他。天下人都知道,魏王真的是一个很大度的君王!
当然,魏王这样做一方面也是要挽回自己的父亲魏武侯留给人的不良印象。
因为魏武侯在位的时候一天到晚的发疯,他是一个兵疯子!
文侯之世,魏国人才济济,为诸侯所侧目。文侯“师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又有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名臣名将,各司其职,文武相济,魏国大治:开疆拓土,盛极一时。
魏武侯承继基业,老臣犹在,但控御无道,致使人才流失。他任田文为相,吴起以功高与田文相争,他不能妥善安置吴起,失之于前,后又任公叔痤为相,还听信公叔痤谗言,怀疑吴起,吴起惧诛逃往楚国,再失之于后。至于礼贤下士,招引人才,则更无从谈起。故武侯之世,文侯时“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最离谱的是,他还把嬴师隰放归回国,他活着的时候是相安无事,但他一死,魏国就头大了。
所以魏王总是想挽回魏国在众国心中的局面,或者说他想找回那些失落的人才!但由于魏王本身的原因,他又舍不得现在的臣子,比如说放心,那就不容易。事实上,魏王放心庞涓,除了因为他是鬼谷子门人,还因为他是一个魏人!所以当庞涓向自己的师弟下手,他默认了,因为孙膑是一个齐人,魏王并不相信一个齐人会真正的忠心于魏!
这也是魏王失败之处,他做到了宽厚,可魏国仍然没有足够的人才。以至于当公叔痤不行了的时候,魏王感觉到无人可用的悲哀!于是他决心启用公子卬。因为公子卬性情上懒散浮燥了一些,但他的才能是无可人可以否认的。同时他还是魏王的亲弟弟。任人为亲,这是大多数人都逃不了的通病。
所以……虽然误了朝会,可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但到底这是一次大朝会,上面指不定有自己的事情,想到这里,公子卬也不敢大意,他穿上喷着香的华服,戴好了冠冕,抓着朝会的象牙笏板,蹬上自家的青铜四相兽纹车,御手架着两匹雄健的快马,在十来个家将门客的护卫下,直奔魏宫。当然,还有真正要带的东西,大梁王宫的宫图。
到底是两马拉的车,那叫一个快,车子跑到宫门,朝臣们也都下了来,事实上,当公子卬到达宫门前的时候,前头走的已经看不到人了,只有几个走慢的和他打了照面,连着向公子卬问好。
只此,公子卬就知道没事,想也是正常,大魏到底才刚打了胜仗,国家上上下下都是没事,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会让魏王发火。那样也自是谈不是迁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