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一听,陛下这是要牢牢拿捏衍圣公一脉的意思,现在南北二宗并立,衍圣公轮流出任,而且不世袭了,是择大才出任。
那么谁出任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意思?
两宗的读书人都得看陛下的脸色行事!螆
立即有人出列发对,说衍圣公一脉自古以来都是世袭,陛下如此更改,怕是有悖于天下读书人对圣人之初心,还请延其世袭制。
朱见济反问了一句,“择其族中大才,难道其人就不是衍圣公一脉了吗?”
那位朝臣被呛得无言以对。
只能退下。
广安帝虽然鲜少参加大小朝会,但一旦行事,态度强势,如果因为此事和陛下争执,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朱见济扫视一眼,冷冷的道:“还有人觉得不妥么?”
众人噤若寒蝉。螆
朱见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利用这个事,明确表态对儒家的打压意味,之后在土地兼并问题和朝堂上的这些读书人博弈时,就能多一个筹码。
见无人吱声,道:“继续罢。”
陆续有人上奏。
比如国子监官员则出列就北京大学经费一事诉苦——北京大学的经费是由国子监出,可国子监哪有那么多钱。
朱见济一想也是,进士越来越多,国子监确实经费周转困难。
于是下旨,户部划拨教育专款到国子监去。螆
礼部又有官员请示朱见济,今年的春闱是否要和去年一样,继续扩大规模。
朱见济批示继续扩大规模。
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把科举变成高考,广纳人才。
朱见济这个圣旨一下,满朝的文臣都变了脸色。
很快!
国子监监正立即出列,说既然今年依然要扩进士之规模,北京大学可能装不下那么多人,且去岁进士之愤懑情绪沸腾,国子监已经无力安抚,还请陛下示下如何解决。
去年秋闱,进士一千多人,全部丢进了北京大学。螆
这其实是个大事。
只不过去年因为两场战事,此事一直被押着,今日国子监突然上奏,显然是有些压不住了,明面上说装不下,其实就是没法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