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军现在训练,还是用的老式东风火器。
因为之前战事报废率高,所以训练的时候也分外注意,怕训练时又报废一批,所以每日严格训练人数和时间。
然而朱见济让于谦从团营抽调了一万人过来。
也就是说,幼军三万人。
火器只是两万人的配备。
武器出现了短缺。
但这难不倒读书人出身的王越,很快制定策略:先通过东宫的关系,在大明各地雄师之中,搜集到大量的传统火铳。
让新编入的一万人,用传统火铳练习射击的基本技能。
掌握了基本技能,再用东风步枪练习射击技术。
每天练十发!
因为每天限量练习,新编入的幼军一万人格外珍惜机会,别说,效果极好,不到一个月时间,幼军这一万新人的设计技术,已经和老卒差相仿佛了。
缺的是用东风步枪在战场实操的经验。
朱见济听了王越的汇报后,脑壳青痛。
这都是钱砸出来的!
一万人,每天十发,就是十万颗弹药!
而因为大明工业水平的限制,弹药的成本偏高,现在一两银子只能造出一百五十颗左右的弹药,也就是说这一万人形成战斗力,差不多花了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银子相对于朱见济现在动辄几十百万两银子的手笔而言,很微不足道。
但有个问题。
弹药生产还没有形成工业化。
东宫军研院一边要保证幼军日常训练弹药的供给,一边还要准备明年开春后征讨女真的弹药储备,压力巨大。
依靠人力来堆弹药,不是长久之计。
必须搞出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
这事……
朱见济决定临时更改行程,等下视察完幼军,再去军研院找施辛,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事情落实下来。
毕竟最简陋的水力产床已经在施辛的带领下,攻关拿下来了,可以用作东风火器及其配套设施的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