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短短十日,宋弘业已经完成了大半的选锋工作,带回了整整两千人。

……

这十天里,宋弘业和武长春在外奔波,太子也没有闲着。

他要将外邸后面的边房改建成营房,找木匠制作高低床,否则不能容纳将近两千的超额人马。

同时他还将小花园改成了公共浴室,虽然这里是三个园子中最为精致的一个,但为了士兵的卫生健康,只有拆掉。因为这个园子里的池塘有暗渠通往金水河,洗澡之后的废水能够排出府中。

这些工程耗费不少,好在原本就有修缮东宫外邸的计划,所以工部并没有措手不及。朱慈烺借口要修水塔和引水车,将武功左卫也要了过去,派田存善提督。

武功左右中三卫听上去像是军卫,其实全是军匠,故而划归工部。工部手握三卫,要解决这些匠户的衣食住行,却又不能让匠户们创收,乃是巨大的累赘,如今太子有需要,自然无比愉快地交了出去。

明代一卫的人数少则三五千,多则过万。武功卫虽是军匠,但两百年衍生下来,一卫之中也有近万人,每月饷米耗费非少。朱慈烺接过这个摊子之后,首先面临的便是钱粮之费。虽说军匠干活是本职工作,不要工资,但皇帝不差饿兵,太子更得让他们吃饱了才好干活。

指望工部出钱,那是没希望的。要找父皇陛下去要金花银,却存在极大的风险。搞得不好,皇帝一道旨意罢了这事,那就前功尽弃了。

“刘伴,哪里还能挖点银子出来?”朱慈烺私下给了刘若愚一个伴读的身份,虽然不在中涓名册,但底下人却不敢对他有所轻视。

刘若愚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等太子自己说出来罢了。这次太子从宫中一共才带出来三千两银子,最多只能满足一个月的伙食开销。好在历代中官的工作重心都是为天子掌家理财,该有的门径早就熟稔了。

“殿下,”刘若愚缓缓道,“防疫乃是国事,不该全由皇上内帑支出,户部也该拨些银两。”

“户部……”朱慈烺摇了摇头,“我那老师的字画是一绝,要钱是绝对指望不上的。”

时任户部尚书的倪元璐同时兼任日讲官,故而东宫称之为老师也是贴切。说起来大明有不许南人掌户部的典故,倪元璐是浙江上虞人,得任户部尚书实在是因为受到崇祯的器重,以为能臣。

朱慈烺却对这位只会提建议,不能切实解决问题的文人不感兴趣。即便明知倪元璐在北京沦陷之后自缢殉国,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触。他只是从艺术品投资的角度,不动声色地存了一批倪元璐的精品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