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乐门夜总会门前,大门紧闭着,往日这里可是个繁华的地方,现如今却冷冷清清,看不到一个人影。
百乐门,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是上海那个时代最大的夜总会。
1929年,原开在戈登路(今江宁路)的兼营舞厅的“大华饭店”歇业,被誉为“贵族区”的上海西区,没有一个与“贵族区”相适应的娱乐场。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ara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
百乐门由杨锡镠建筑师设计,号称“东方第一乐府”。
这座建筑共有三层。底层为厨房和店面。二层为舞池和宴会厅,最大的舞池计500余平方米,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会产生晃动的感觉;大舞池周围有可以随意分割的小舞池,既可供人习舞,也可供人幽会;两层舞厅全部启用,可供千人同时跳舞,室内还装有冷暖空调,陈设豪华。三楼为旅馆,顶层装有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玻璃钢塔,当舞客准备离场时,可以由服务生在塔上打出客人的汽车牌号或其他代号,车夫可以从远处看到,而将汽车开到舞厅门口。
巷战开始以来,百乐门就关门了,大门紧闭,门前挂出了停业整顿的牌子,看样子是老板害怕被战火波及而暂时歇业了。
但是,没人知道在这座巨大的夜总会内,二楼的舞池内,坐满了身穿便衣的日本兵,从人数看上去足有数百人。
这里原来就是日军的一个聚集地,是用来供给那些参加巷战的日本兵休息的地方。
早在中国军队攻入上海市区前,日本人就已经开始布置了,百乐门的老板不是出门躲祸去了,而是被日本人关了起来,连同所有的服务员也被关起来了。
在二楼大舞池周围的小舞池内,两个日本军官盘腿坐在松软的沙发上,低声交谈着。
一个日本军官急匆匆走来,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抓起桌上的一杯红酒,仰头喝干了。
这些酒都是百乐门底层门店中的,反正也不是自己的,这些日本人牛饮也不心疼。
两个日本军官中年长一些的日本军官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情况怎么样?”
那个日本军官摇了摇头,说道,“又有几十个没有回来。”
三个日本军官都默然了,这里原本有上千名日本兵的,但是随着巷战的持续,如今已经只剩下了七百多名,三百多名帝国的优秀士兵都玉碎了。
每天出去执行巷战任务的日本兵,最后都只能是一部分活着回来了,剩下的就都成了一具具尸体,这时候应该在敌人的停尸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