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

沐小腰拍了拍鹿皮囊:“带好了。”

方解笑了笑:“咱们走!”

……

……

罗耀扫视了一眼手下的将军们,眼神森冷。

“明天派人向杨彦业催粮,先要一个月的粮草,再要三个月的。黄阳道本来就不富裕,支持咱们四十万人马的粮草极难。”

“再安排人,和黄阳道的民勇郡兵闹出些矛盾来。”

他摆了摆手:“如果杨彦业不开欣口仓,咱们就只能自己去拿了。”

第0390章 百万骁勇

从方解离开长安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个月,如今在京畿道内集结的民勇已经超过八十万。这些来自中原各道的青壮男子,心怀一颗功名但在马上取的壮志雄心,离开了自己的家,带着兵器,被服,有的跋涉数百里,有的跋涉上千里,汇集在长安城外。

这些骁勇按照战兵的编制分成一个一个军,一个一个营,一个一个队。

按照大隋征兵的祖制,战兵的家庭都是军籍,有着一定的特权。除非必要,战兵的人选补充绝不会从军籍之外的百姓中选取。而这次招募骁勇,所有良家子弟皆可报名,十七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没有作奸犯科的记录,家世清白之人都可以参军。

长安城外的几个卫城,已经变成了巨大的练兵场。

但报名参军的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从各地赶来的怀揣着军功梦想的青壮男子源源不断的进入京畿道。官道上都是往长安方向赶路的男子,穿着自己制作的简陋皮甲,拿着乡下铁匠铺子里锻造的刀子,有的人牵着驽马,有的人牵着骡子,还有人牵着驴。

没有人认为战争是残酷的,他们眼睛里看到的都是金光闪闪的前程。和平年代,他们只能务农,只能从商,没有办法靠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有一条金光大道出现在自己面前。

他们都是普通百姓,没有见识过战场上的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