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那就依你一次。”收了各种图纸无奈地缴械投降了,“好了,这次你提的你策划,我成天忙得没功夫,农学里会种甘蔗的也没几个,还得过去了看。”长长出了口气,站起来紧了紧秋裤腰口,回去得弄个裤带,这个也爱掉。

既然答应了,颖和二女那边要商量商量,至于兰陵的八万贯,得想个办法把折扣打回去,这帐算下来亏吃大了,咱一码归一码。

第三百二十六章 变故

绞尽脑汁啊,没汁子了,光剩下脑壳。按如今的物价,不管是岭南种甘蔗还是剑南种甘蔗,三千亩的甘蔗园子连劳力带设备,哪怕起庄园盖定居点,吃饱撑得修马路,算下来两万贯就差不多了。可兰陵一口咬定八万的,不知道剩下六万该算到谁家头上,这明显坑我,誓死不能答应。

太不合算,自己一巴掌抽出来的祸,又不敢给颖细说,光提出去南边投资蔗糖产业,号称目前农副产品里利润最大的投资项目,前景好,销路好,来钱快,投资少。

颖又觉得有点吃劲,认为王家主要把陇右的开垦放在第一位,虽说家里钱多了,可毕竟人手上有限,没有合适的人脉过去怕是难以把场面铺开。劝我莫贪急,务实稳步地发展才是一个大家族该有的气度,一口吃不下个胖子。

二女点头,还仔细将蔗糖的成本算了一遍,很认真地分析了其中利弊,告诉我蔗糖在当地的成本并不高,即便是上好的糖霜也不过是个小价钱,关键是运往长安的路途遥远,路途上消耗的各种费用才让这玩意身价百倍。不是说到当地种植就能利马有了效益,就算产地糖多的都用糖水洗脚,到了长安的价钱仍旧不会便宜多少,并不属于暴利产业,弄不好产量高了运不出去还折本。

听了二女的话才知道其中关键,可把持内府生意的兰陵肯定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女人着急了找借口才不管钱多钱少,何况还是个蛮横不讲理的超级有钱女人。这不行,这得说道说道,虽然这两天和兰陵的关系有所恢复,但两人心理还处于相对脆弱期,说这些得有技巧。

先谋而后动。找农学里岭南采风归来的一位专家问了问情况。作为甘蔗的原产地之一,岭南种植甘蔗的历史悠久,但都因为糖度含量低,不具备榨糖的条件只当做廉价水果来看待。贞观初期引入的红甘蔗和剑南少数地区作为经济作物种植了。如今种植范围更广泛,甘蔗的品种日益繁多,产量逐年递增,由于南边水运发达,所以大的蔗糖交易都控制在江南客商手里,而黄河流域的糖价却因为交通带来的不便居高不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采办。仅仅运费上的加成也不可能成为日用品来买卖。

好了,专家的话就是威信,这不是我说的,是专家说的,拿到兰陵跟前总能有点用处,咱什么地方度蜜月不成?非得跑了那么老远。西部大开发呢,实在不行陇右溜达一圈看看大漠、草原风情,也比翻山越水深入不毛强。

“不!”兰陵下不来台,扬言要给人专家发配岭南再不准靠近长安五千里,非说没见过甘蔗,非得种它二十万贯……

“大姐,你再涨我就自杀去,王家就是连九斤一齐卖了也凑不齐和你合资二十万。咱吵架归吵架,不能无理取闹吧?”这婆娘发飚的事,总陪个笑脸就再难镇压了,要以德服人!

“吵架本就无理取闹。”兰陵一脸不情愿,“我去巡视港口是个借口,你去南边巡视稻米也是个借口,王家和内府在南边合资蔗糖就是顺理成章了,既有了落脚的地方又没人嚼舌头,去陇右怎么办?我是去巡视督护府呢还是你去检阅契蕊将军的兵卒?小心给咱俩人头挂了金光门上。”

也是,没好借口待那么长时间,毕竟一个是内府的大总管,一个是农学的少监,半多年没个好借口就不见面了,刘仁轨能带人把王家抄了去。

“陇右也好啊,我巡视棉花,你巡视内府在那边的发展情况,咱俩在陇右又有庄子又有地,现成的落脚地方。”这多好,还用费那么大工夫,自找苦吃。

“用用心思。”兰陵恨得戳我心口几下,“看看周围都是什么邻居,长安有头脸的人家都在那边扎堆了,我个寡妇进去几天忽然抱个孩子出来,还让人有没有脸回长安了?说过继的谁相信?我南边都安排好了,哪怕就是种青砖都得过去!”见我有点郁闷,兰陵轻轻坐了跟前劝慰道:“你是没什么,是不是你家俩夫人有看法?时间还早,总能找个好说辞,我也不愿意你在家里落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