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海运号的事情更是不能轻视!对于陈嫣来说,海运号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前些日子,海运号的信件送来之后,她就等着人送来商队从罗马得到的‘财宝’了。
本来她是想回不夜的,反正这个时候也过完冬节了,她都在长安呆了一年有余了,回大本营看看也是应该的。然而,母亲刘嫖和姐姐陈娇极力挽留,再加上编书的项目正是千头万绪的时候,刘彻也以这个理由留她(这件事上刘彻有私心,但这个理由本身又是确确实实的)。
最终她留了下来,也发急报去了齐地,让不夜那边的人把东西给她送过来。
罗马那边得到的书籍,因为来不及翻译,只送了书目和说明大致内容的信件过来。因为不夜那边有罗马学者们,所以很快可以做出这个。至于各种特产,包括植物种子、幼株之类,则是送了样品来。
至于大部分的,都留在了不夜那边。毕竟农家的人就在那边,拿到这边来,陈嫣除了看看,判断一下前景,也没有太大用处了。
而和这些东西一起送到的还有另外一封很长很长的书信,书信是裴英亲笔写的!说实话,以他的风格,写这样的长信也是极端少见了!
也正是因为这封书信,陈嫣的工作陡然之间大增!
第334章 东山(4)
裴英的信件对陈嫣的影响相当大, 接到信件的时候, 陈嫣连这次送来的罗马所得也来不及细看了!
其实罗马所得十分丰厚!除了一些罗马特产的香料,以及别的手工产品外。最亮眼的大概是葡萄、苹果等了…这些东西在后世, 对于华夏人来说都不算陌生, 但在此时,它们都是异族他乡的特产, 华夏人民是完全不知道的。
葡萄就不用说了,华夏有野生葡萄, 但这种葡萄味道酸涩, 没人拿来吃,用来酿酒也不行。所以历史上葡萄还得靠张骞从西域引进, 如果没有陈嫣插手,估计也不会等太久了。
不过张骞引进的葡萄是从西域的一些国家来的, 陈嫣则是从罗马弄来的, 分开培育这么多年了,估计已经是有着差异的不同品种了。说不定到时候可以拿来杂交, 弄出更有竞争力的品种。
这个时候的葡萄基本上都是酒用葡萄,吃是没有问题的,但皮厚, 且难以和果肉分离,味道上也不出众(好在这个时候的水果基本上味道都不出众, 所以葡萄在其中也不显得难吃), 所以还是酿酒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