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汉贵女 三春景 1592 字 2024-03-15

复原工作是刘德手上完成的。

考虑到此时知识传播的速度,虽然这个工作做完也有些年头了,估计能拿到这个‘完整版’的也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在《诗经》上还是缺了一些…想来这些人也不介意花少少的钱,买一部完整本的《诗经》。

第二,《诗经》说是经典,但到底来源于民歌,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亲切的。实际上此时的乡野地方也常常咏唱诗经,这些咏唱的民夫民女不见得识字,可能就是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下来的。

这就是群众基础啊!很多并不读书的人估计也会想要买一部诗经回去吧!

另外《诗经》还有不少优点,最终促使陈嫣选择了将《诗经》作为第一部印刷品。

刘彻看到一些工人正在订书,订好之后就是一本完整的书了。问过陈嫣这儿的工作效率,感慨很多。

陈嫣则是在一边将自己弄印刷术时遇到的障碍大概说了一下,最后指着正在做的新雕版道:“嫣所说的,编书不用朝廷花钱就在这里了。”

陈嫣的计划很简单,编出来的书是要卖钱的!

不同于历史上的《四库全书》,因为实在是他‘全’了,以至于没有几个私人的藏书者有能力真的去收藏,这也使得印刷变得没有意义。最后《四库全书》是用抄写的方式弄出了七套,分别收藏在七个不同的地方。

陈嫣计划的这套丛书,虽然以如今的体量来看,已经非常大了,但与《四库全书》不可同日而语。如今能写书的人也不多,无一不是一方大佬…就算是将市面上现有的书籍全都收集起来,体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弄出来,倒是更像后世的百科全书。

陈嫣的计划是,有能力,又有强迫症的,可以收全套。而另一些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单收一些小的套装,比如儒家套装、法家套装、辞赋套装什么的。甚至更进一步,单买自己需要的某一本书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如果算单价的话,肯定是成套的比不成套的划算…而且成套的还可以送一些赠品,比如当代名士的注释本之类,赠品不单卖,只赠送!

考虑到此时纸书才刚刚开始,估计这一波钱很好恰~

刘彻对于陈嫣的计划是大致认可的,但有一个问题…这印书作坊是陈嫣的,还是少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