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主父偃身上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当初他告发燕王的时候在众人眼中还只是一个小人物,也没什么仇怨。这样一来,他就算告发了燕王,在诸侯王们眼里也没什么,他们又不是燕王的爹,难道会真心替燕王难过?别开玩笑了!
然而,现在他对齐王做出了类似的事情,而今日的他早就和昨日不同了!他现在是两千石的大官,还提出了‘推恩令’这等核.弹级别的大杀器,再加上平时有意无意的得罪…说实话,诸侯王们恨他恨的不行。
过去,抓不到他的短也就算了,这会儿抓到他的短怎么可能轻轻放过——大家都没胆子、没底气和天子硬刚,但对着主父偃发泄发泄怒气也是好的。这也从侧面给不少人做出了警告…得罪诸侯王之前得掂量掂量自己!
因为这样的原因,最近诸侯王们都在联名造声势,纷纷出声。特别是以赵王为代表,这些人总结起来也就一个意思:请杀主父偃!
这当然不是因为大家和齐王感情多好,见他死了,一个个心里都不忍心,要替他报仇。实际上齐王和大家关系远着呢!他甚至不是汉文帝这一脉!大家平日里也见不到面,感情上就是个陌生人。
之所以这个时候这么团结,显得这么有家族情谊,只不过是痛恨主父偃,顺便想要借主父偃这件事警告一些人,让他们别把诸侯王当软柿子捏了!正经说来,诸侯王的屁股大多不干净,真让这些人告发成了习惯,那还得了!?
总之,主父偃必须死!这就是现在刘氏诸侯王的共识…说实话,平常再没有见他们这么团结过。
大家都说主父偃得对齐王的死负责,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就算刘彻欣赏主父偃,也只能让廷尉干预此事了。
廷尉是做什么的,大家都清楚,主父偃立刻被下了大狱。
像主父偃这种人物,大家都是做好准备要么不搞,一旦搞起来就是彻底搞死,绝不会让他有一丁点儿死灰复燃的机会。所以主父偃入狱,当初他入狱的原因,逼死齐王和受贿,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随着廷尉调查深入,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什么罪状都出来了…一转眼,主父偃就从一个前途光明的两千石高官,成了十恶不赦的人物。看看他做的那些事,真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了!
到了这个时候,杀主父偃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事情了,但刘彻还是犹豫。
一方面他对主父偃的欣赏是真的欣赏,主父偃这个人小毛病确实不少,但好用也是真的好用。另一方面,刘彻也很清楚,主父偃之所以落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地步,并不是他真的这么十恶不赦…这明摆着是有人要搞他啊!
犹豫之下,刘彻咨询了公孙弘,现在公孙弘也是他身边数一数二信任的智囊了。如今刘彻也差不多空出了御史大夫的位置,这正是为了公孙弘空出来的。
公孙弘听完刘彻的话,并没有说自己的想法,只是摆明事实道:“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刘彻沉默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