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内史就是公孙弘,当年公孙弘只不过是陈嫣的私教而已,后来他继母去世,他便辞了这份私教的工作,回老家葬了继母,然后守孝去了。谁能想,他后来被地方推荐到了长安,由此步入仕途。
现在,他已经是长安官场的重要人物了。
陈嫣这个时候才明白当年听到‘公孙弘’这个名字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些熟悉的感觉,说不定她这位老师也是汉武一朝的名臣呢!只不过因为她的知识面有限,根本不清楚…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熟悉,或许是电视剧里,或者别的地方有过出场,只是她没有记住吧。
“有什么好说的?”陈嫣却是撇撇嘴:“荀子还教出了韩非子与李斯呢!”
公孙弘是儒家子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且因为他的出身实在是差,当年他海上牧猪同时还找机会学习的事迹,早就成为了此时不少寒门子弟用来自我激励的例子…算得上是公元前‘心灵鸡汤’了。
这个时候,陈嫣作为他的学生,说自己最喜农家和墨家,这说出去也挺尴尬的呢!
更别提儒家和墨家还有着相当大的恩怨——虽然说,诸子百家那会儿,各家之间都有争斗,恩恩怨怨的根本说不清楚。真要是有哪一家和谁家都没有恩怨,只能说那家实在是太弱了,就是个小透明,谁家也没把这家放在心上!
但是,那种程度的恩怨只能归类于普通恩怨,像是道家的人看到法家,心里抱怨一句‘酷吏’之类…后来道家的人当道,也不妨碍法家的人继续在政府谋差事嘛!甚至道法两家还有合作呢!
儒墨两家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真要是诸子百家大乱斗,双方,特别是儒家,是能够喊出‘别家不问,只取墨家’这种狠话的,堪称不死不休!
虽然具体到个人,这种不死不休的情绪肯定会有所淡化。但不得不说,陈嫣如此还是太少见了。
刘彻托着下巴,听陈嫣如此说,又笑了:“阿嫣口气可不小,这是在自比韩非子与李斯?”
“…”陈嫣无奈地看着刘彻,她分明是没有这个意思的,刘彻肯定也知道,但他就是要这样说…可以说是很无聊了。
陈嫣只能输人不输阵,故意漫不经心道:“自比韩非子与李斯又如何呢…自古以来皆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等习先贤智慧,若是在这之上不能更进一步,那岂不是可笑?”
陈嫣本人最讨厌的就是厚古薄今!古人的智慧当然值得惊叹,先贤所做的一切也得尊敬。但要说过去的人做的比后来的人做的好、更优秀,这就有些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