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汉贵女 三春景 1588 字 2024-03-15

错过一次购买的机会或许可以被原谅,但不能一直错过下去。更不能这次错过之后,下一次价格更高、更难买!因为这样就会有人翻旧账,上次错过的人的错误就更大了!

商人与购买者态度进一步变化,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涨价很长时间都停不下来了——迟早有人会想要赌将来会涨,于是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货、囤积,就像是买股票一样。

只是这种操作会让市面上的镜子进一步减少,又推高价格…泡沫就是这样产生的。直到泡沫大到一定的程度,再也支撑不下去,‘啵’的一声破掉,爆在某个接盘的人手里。

不过陈嫣也不太介意,毕竟这就是一个奢侈品。买来自己用的贵族或许花了比原本‘正常’价格更高的价格,但他们既然能承受这个价格自用,那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而拿这个做投资的商人或者别的什么人,既然有钱到可以炒这个,还这么‘聪明’,那么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怪不了别人了。

普通老百姓可没钱玩这些!

“这可真是…不到这般时候,就不知民间有多少富豪!”陈娇来和陈嫣说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啧啧称奇。

陈嫣别的生意她都不怎么关注,她对生意本身就兴趣有限。但银镜的生意不同,因为她是一直旁观着的,所以很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加上银镜确实是她喜欢的东西,更多了几分注意,到如今,针对市场的火热她也能轻松说出个一二。

陈嫣正在阅读一些信件,听陈娇这样说,也只是笑笑:“也不见得是民间多富豪,只是这天下这么大,就算是一个地方出一个富豪,那也了不得了。”

西汉人从不羞于谈钱,但西汉对于商业其实是偏保守的,商人在这一时期能赚到钱,积累下海量的财富都是有可能的,但却很难保护自己的财富——掌握权力的人想要搞他们,几乎是没有难度的。

此时的商人经商,越是做大就越需要找一个靠山,以保证自己的财富不会随便被人瓜分。只是这种靠山并不总是有用的,中间有太多意外了……

相比之下,东汉才是商人的黄金年代。所以有民间俗语才会说宁愿做东汉的卖油郎,也不愿意做西汉的巨贾。

另外,西汉对地方豪强的防备也远强于东汉…所以真要说的话,现在民间豪强、有钱富商其实并不多,至少按照比例来说不多。只不过国家规模放在那里,加起来看就比较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