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曾经历过吕后乱政时的惶惶无依, 他甚至连七国之乱时皇室的动摇都没有感受过——等到他长大了,似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当然了, 天下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这里闹天灾, 那里有人祸,但这些属于任何朝代、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避免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连癣疥之疾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日常’了!
所以对于刘彻来说,他没有太多负担,更不会焦虑,焦虑如何建设好这个庞大的国家。唯一让他耿耿于怀,不能轻易放下的就是汉匈战争了。
明明大汉才是天朝上国!匈奴是什么?不过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北方游牧民族从古至今都是被中原王朝按着打的…这些在商周的历史上都是明摆着的,就算到了战国乱世,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几个大国,如秦赵,对着游牧民族,那也是丝毫不虚。
匈奴,只是抓住了秦末农民起义,中原王朝混战成一团的机会,这才趁势崛起的罢了!
当时大汉初建,实在没有余力教训北方草原上的夷狄,只能暂且忍耐罢了!于是有了和亲政策,有了这些年边关偏向防守的对匈策略。
对于刘彻这个从小沐浴在帝国繁荣富强中的天子,这显然是一种耻辱——曾经的政策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接下来应该换一套了才是!
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不同于那些见识过匈奴强大战斗力,又或者干脆就是不想改变、怕冒风险的臣子,年轻的帝王野心勃勃、自信心爆棚,他可不会觉得到了自己手上,还对匈奴没有办法。
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不知道计划这件事多少次了,总算到了可以动手的时候了——朝廷上对匈奴的策略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主和占据了优势,但主战背后是刘彻在撑腰!
这些年随着刘彻的皇位越来越稳固,无论主和派如何不愿意,现实就是,除非他们想要换个皇帝…不然就只能妥协!
换个皇帝么…呵呵,算了吧!
当今天子虽然是少年继位,却不是个不懂事的!事实上,哪怕太皇太后还在的时候,到了后期天子也占据了上风!那时候就能看出这位少年天子在政治上的天赋——在建元元年的时候他其实还是很幼稚的,从当时毫无准备、没有后手的建元新政就能看出来了!但那之后,刘彻的进步简直肉眼可见!
而等到建元时代结束,到元光年间,大家更是看了天子好一通骚操作。
解决朝堂上的窦氏一派堪称干净利落,没有留一点儿后患。当时那一手玩得太漂亮了,以至于当时的人没有感受到太多朝堂震动,就什么都做完了…这大概就是另类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吧。
然后就是压制在斗垮窦氏一派中起来的王氏外戚…王太后很显然是想学自己的婆婆,甚至目标更高一些,想学吕太后。即使皇帝是她的亲儿子,可权力就是权力,凡是享受过权力带来好处的人只会想要更多!
很好,现在王氏外戚们也乖乖听话了…不听话的都走了,王氏外戚在朝堂上虽然还有人,却也只是皇帝手上的棋子而已。啧,谁能想到呢,当初那个王氏外戚的代表人物,武安侯田蚡,他甚至坐上了丞相的位置,那可是百官之首!然而说死也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