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汉贵女 三春景 1586 字 2024-03-15

之所以要召回表舅,原因也很简单。一个,他为组织立过功,他为天子流过血…咳咳,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劳苦功高呗!当初建元新政,他和其他人一起顶在最前面,为刘彻冲锋陷阵。考虑到当时太皇太后的态度,这无疑是有政治风险的。

为此,有的人付出了性命,而背景深厚如窦婴、田蚡,都被从三公的位置上免职,自此踢出朝堂。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政治上很多事情都是讲究一个默契的!

打个比方来说,几个皇子争夺皇位,下面的人站队。等到赢家登位,那些早早跟在身边的人肯定要提拔起来。哪怕这里面有的人其实并不那么讨新皇帝喜欢,甚至觉得这个人根本没甚才德!

这是因为政治本来就不是一件以个人喜好为倾向的事情,即使身份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身处其中,人必须做合适的事情。

既然这些人支持了自己,这个时候就得给予一些‘回报’,这既是提高‘帝党’的忠心,也是为了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同时也是做给其他人看的…皇帝其实是一种必须‘施恩’才能维护自己地位的存在。

就像是历史上的宋代,就是因为对士大夫无比宽厚,所以才能在最后关头得这些人以命相陪——这种‘宽厚’合理不合理先不说,但类似的道理确实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那时刘彻等到了太皇太后自然消亡,成为大汉政坛真正的主宰者。那些因为他的建元新政而受害的人,这个时候自然要好生对待,不然怎么让其他人有感于‘天子恩德’,对皇帝更加忠心耿耿?

另外,也是考虑到了窦婴算是窦氏的叛逆,窦氏一系不见得能向他靠拢…

不过说到底,刘彻是根本不想用窦氏一系的人了。即使他手下很缺人才,窦氏一系也不乏可用之才,但政治斗争是严肃而残酷的,刘彻需要的是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朝堂,不需要有人在其中掺沙子!相比之下,手头人不够用倒是小事了。

这华夏大地上别的或许不多,人却是极多的。身为皇帝,只要表示自己求贤若渴,自然多的是人通过各种手段冒头。

人才的缺口总会存在,但这始终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虽是重返朝堂了,窦婴表舅的存在感却很低。一方面是刘彻待他冷淡,另一方面似乎是他自己也有些灰心了。

陈嫣当年与他说的那些诛心之语到底还是产生了影响,他没能对天子、对朝堂彻底死心,但心中的阴影却是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