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是不怕麻烦,直接浇筑一块玻璃板也行得通,但那明显不是量产的办法。吹制的话,倒是好一点儿,可以先将玻璃吹制成一个圆筒,然后再将圆筒剪开,成为一块玻璃板。这种做法,已经能勉强够用了,毕竟吹制出一块差不多大小的玻璃并不难,熟练之后效率也不错。
但陈嫣并不满意,一开始她就是冲着浮法玻璃去的!
陈嫣去年搞了一家锡器作坊,说实在的,她对锡器生意兴趣并不大——她无法让此时的锡器生产上一层楼,关于锡器的技术储备在她这里几乎为零。而锡器本身又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了,她杀进这个产业真没什么意义。
之所以非要弄这么一个锡器作坊,当时她就是想到了未来搞玻璃工艺的时候用得着!
后世流行的浮法玻璃,和锡这种金属是密切相关的!
浮法玻璃简单来说就是玻璃溶液流出,会浮在密度比它大的液体上。等到玻璃液铺平了,就是厚薄均匀,而且光滑的!
然后在玻璃半凝固的时候通过辊带拉走,这个过程中又会因为力的牵扯,玻璃板再薄那么一点儿。最后凝固、冷却,按照使用所需的大小,划玻璃就是了。
浮法玻璃的工艺中,所用的液体有要求。第一,密度要比玻璃液大,不然浮不起来!第二,熔点不能太高,如果容易太高,玻璃液怎么可能渐渐凝固?液体的玻璃也不能上辊带了。
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要求,不能与玻璃液发生反应什么的。反正,在后世,选择的是锡,估计锡满足了所有的要求。正好,这个时代金属锡的加工已经很成熟了(青铜器里就是要加金属锡的,所以华夏民族对锡的利用很早,而且也不缺乏锡),这可让浮法玻璃的事情变得简单了很多。
陈嫣盘算着关于玻璃生产的种种,足足花了三四天功夫才完成!为了记录清楚这些,最终整理好的文字和画稿都有一大箱子!她用的可是布帛,而不是竹简!
而弄好这些后她就不免要为瓷器、玻璃这两门产业考虑了,现在她手上花钱的速度很快,但就算花钱的速度再快,已经准备好的事情也不能不做了。只要忍过这段比较难的阶段,后面就能见到通途!
瓷器、玻璃,这又是两个大金矿啊!
于是她开始写信,安排起这件事来。陈嫣身边辅助她工作的‘秘书班子’中有负责财务的,此时就有一些愁眉苦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