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她比谁都清楚这门生意的前景,即使是市场还没有培养成熟,也足够她吃饱喝足了——主要是没有人和她竞争这门生意,所以即使市场刚刚开拓,那也很了不得了。
陈嫣重视瓷器,而想要得到瓷器的话,首先就要改造现在的窑炉!事实上,能不能从烧陶变为烧瓷,除了原料改变,其他重点就在温度!达到温度之后就能出现釉面。而窑炉正是决定窑内温度的最重要因素!
当然了,燃料应该也有一些作用…但现阶段确实是窑炉的设计影响最大。
不过陈嫣也因此在心里记了一笔——今后记得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露天优质煤!考虑到长安位于后世的陕西西安一代,虽然不是山西那一块儿,但也是不缺煤的,仔细找找应该能找到。
这样的露天优质煤就算有,产量也不会太大,不过不要紧,此时用到燃料的地方也比后世少太多了,供应起来轻轻松松。
主要是如果煤需要开矿洞什么的,以此时的技术,陈嫣很怀疑能不能开出来。就算能,成本也会飙升吧——考虑到规模庞大的陵墓都能修出来,挖矿还是可以挖矿的。但能做到是能做到,陈嫣却也希望事情简单一点儿。
如果能得到天然优质煤作为燃料,大赚一笔倒是最不被在意的了。这个时候城市居民燃料严重不足!很多人家吃饭都是吃的冷食,一顿做好几顿的饭呢!到时候倒卖煤作为燃料,生意可不小。
相比之下,其他的好处,比如说陈嫣的窑炉用上煤作为燃料,要来的重要的多!前者只是赚钱罢了,后者却是一个产业的巨大变革!
另外,陈嫣今后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工业生产想要尝试!其中可能有不少都会涉及到燃料的问题,提前在这方面布局也不错——事实上,这才是她最在意的!
工业什么的,感觉上总是和煤钢之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呢。
心里记上一笔关于煤矿的想法,不过那都是日后慢慢办起来的事情,陈嫣心里的小本本记了不少这样的事儿。相比之下,瓷窑的问题却是已经摆到台面上,计划要攻克的了!
此时烧陶已经脱离了上古时期露天堆烧的习惯…当然了,某些偏远地区应该还有这么烧的。事实上,即使时间再过个两千年,到封建社会晚期,依旧有一些地区固守着传统,就露天堆烧的,
嗯,还有露天堆烧的进阶版,在陶器堆上放树枝,然后糊湿泥什么的,形成一个封闭的膛室。这种烧法比露天堆烧进步多了,也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毕竟在此之前是露天的,在此之后就有封闭烧的意识了。
至于之后的窑炉不断改进,其实都是在此基础上做文章罢了。
这种烧陶工艺倒是没有完全被淘汰,在很多小地方,懂得自烧陶器的地方,依旧有很多人在用。毕竟质量并没有差很多,又不用修窑炉,如果只是自用,或者少少地做些陶器,补贴家用,这样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