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陈嫣乐了:“取我的水晶杯来——葡萄酒当然要用水晶杯才好看!”
葡萄酒,或者按照此时的说法‘蒲桃酒’,这可是个好东西!
葡萄酒从来不是源自于华夏本土,华夏本地也有野生普通,但这种野生葡萄虽然也叫葡萄,却根本不能吃,也不能用来酿酒。
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许多西方的农作物,其中葡萄无疑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也是从这以后,葡萄才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人们可以吃到的水果。至于说掌握用葡萄酿酒的技术,那时间又要往后推不少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时候的中原就看不到葡萄酒了,事实上,在此之前陈嫣就有过两次喝葡萄酒的经历,至于见识就更多了。主要是更早之前她年纪还小,见到葡萄酒了也不会有人让她喝。
这些葡萄酒基本上都来自草原,而草原上的葡萄酒当然是来自更西方了!
现如今以匈奴为首的众多游牧民族盘踞在北方和西边地带的草原,居于东西方两个璀璨闻名的中间点。表面上看这些游牧民族很落后,实际上他们还真有点儿东西呢。
陈嫣闻着葡萄酒的味道,点了点头:“闻着倒是挺香的,并未坏…早点儿喝掉罢!”
说着就叫来了几个婢女,除了自己留下两坛自喝,其他的都分派着送人了。
怎么说呢,这个时代的酒,因为酿造环境、酿造技术、保存条件等多方面的问题,指望酒能够久藏,这是不现实的!后世动不动藏酒几十年,抱歉,这个时代真的做不到啊(实际上,如果是现代葡萄酒想要久藏,储藏也是麻烦的)。
这就像是一碗水,放的时间久了,谁敢喝?酒水稍微好一点,但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放下去!
蒲桃酒从西方,中间不知道转了多少道手,如果时间稍微长一些,坏掉还真不奇怪!
所以陈嫣才不打算窖藏,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送人吧!
而且蒲桃酒也确实是很拿得出手的礼物了,拿去送刘彻,送陈娇,都是不虚的!
物以稀为贵,蒲桃酒如此难得,珍贵是必然的。同时,汉代人还很喜欢葡萄酒——事实上,华夏古代,无论哪一个时期,似乎都挺喜欢蒲桃酒的。不过因为蒲桃酒并不属于亲民类型的酒,所以在民间人气远不如其他酒类。然而看看历代诗歌就知道,这可是文人诗篇中常常登场的酒!
而且喝的人往往极尽赞美之能事。!
历史上,东汉特别有名的宦官张让,就是让汉灵帝说出‘张常侍是我爹,赵常侍是我娘’这样的话里头的张让。人家送了他一些蒲桃酒,于是他就让人当了凉州刺史…那可是东汉了,因为东西方商路较为畅通的关系,搞到葡萄酒的机会可比陈嫣这会儿容易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