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汉贵女 三春景 1593 字 2024-03-15

看着迎面走来的男子, 笑着问好:“公孙先生回来了?”

迎面而来的男子光看打扮的话有些难以推测…此人身高八尺、相貌堂堂, 虽然年过半百, 但依旧有一股子精气神!看他穿的冠冕,恐怕不会是什么平头老百姓,怎么说也该是个读书人。

但他的衣着又不是读书人常见的宽袍大袖——洗的半旧发白,在袖口、领口处还有缝补痕迹的袍子, 并不怎么宽大, 甚至袖口还利索地扎了起来, 一看就是需要自己进行劳作的人。

被称作公孙先生的男子手上还提着两条用草绳拴着的鱼,另一只手则是个不大不小的麻布包, 里头装了一半的高粱米。

对那妇人回礼之后才道:“回来了!”

看着男子不慌不忙地走进院子,妇人忍不住啧啧几声。正好对门的妇女也出来汲水, 看到了这一幕, 笑着道:“你家租住的这位公孙先生不是寻常人!将来说不定能发达呢!”

妇人笑着摇摇头:“话是这么说, 但这样的读书人临淄城里也不少了, 真正发达的却少的很!”

两人所议论的‘公孙先生’,本名公孙弘…此人在临淄城也住了好几年了, 主要是他需要在临淄求学。

众所周知的, 临淄生活成本高, 一般人很难承受的住!公孙弘也是如此, 虽然在临淄有谋到一份小吏的差事,但小吏的‘工资’是多少?汉代对他这种小吏有一个说法‘斗食’,也就是按粮食计算的话,一天收入不过一斗出头的粮食!

这在米珠薪桂的临淄实在是活不下去!

所以公孙弘的家眷也得劳作,另外他自己有时间也会做一些帮佣的工作…他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并没有因此就清高自傲了起来。相比起虚无缥缈的自尊心,生活本身才是实实在在的。

真的饿肚子的时候,再有自尊心也白搭。

这样的行事作风可能和公孙弘本人的切身经历有关,他家本就不是什么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自己最初不过是菑川国薛县的一个小小狱吏!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连狱吏这个职位也失去了。

不做小吏了还是得养活自己和家里,所以他就去放猪——没错的,此时的猪一般不是圈养,而是像放羊放牛一样,会安排到沼泽地放养。齐地又有大片的海岸线,海边洼地正适合用来做这个。

也就是日后,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了,大家才发现猪还是圈养起来最好!和牛羊一样要牵出去放风吃草不同,猪对环境的要求最低了!放猪的事才越来越少。

为了生活,公孙弘连又脏又臭,备受歧视的猪倌都做过,还在乎一点儿自尊心?要知道此时的养猪常常和厕所有关!猪除了放出去,平常就关在厕所里,吃的是什么就不用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