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83章

想着前世的一切,孙继宗只能感慨,那是死的不冤枉。这重活一回,孙继宗想认真的进学了。他发现就孙家的底蕴,那想请好老师来府上教学,这还没人选。

这等事情怎么说?

到底还是孙家缺了底蕴。

“……”孙继宗在沉默。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孙继宗说道:“儿子有一个人选,倒是想一试请来府上为儿子教学。”

孙家太太一听儿子的说法,也是来了兴趣,孙家太太问道:“可知道是何等大才?也是让我儿觉得可为人选?”

要知道孙家太太可是知道她这儿子的心思。这是一个眼光特高的主儿。

孙继宗说道:“嘉德二年的春闱二甲进士,咱们淮南郡的进士老爷钱仕林。”孙继宗说的这一个人选,也是这会子突然想起来的。

原由?

自然是这一位钱进士刚刚被罢官,这学问那自然是顶好的。若不然,那岂能中了嘉德二年的二甲进士。

这学问没问题,还是入了翰林院的。

要说学问可以,不代表人品就好。

钱进士一放到地方上,这就是卷入了贪污里面。总之身上不干净的,好歹还能全身而退,看得出来这一位做官有水平。

“钱仕林……”孙家太太有点迟疑。

“他的身上有案子,对于你这边考科举会不会有影响?”孙家太太是顾及儿子的前程。孙继宗说道:“有什么影响的?既然钱进士只是罢官,又没被罢了功名。在儿子看来就是影响不大。”

那被剥躲了功名,那才是要命的事情。

只是罢官,在孙继宗看来,未来钱仕林还能复起。只能说这一位有一手。

“儿子的学问什么水平,儿子心中也有数。想进学就得有名师,若不然要科举场上走不远。”孙继宗想着为家族开脱的法子,那自然就是考科举。

真做官了,在文官里混一混。

只要立身正,跟楚郡王府拉开距离,那是做一个纯粹的臣子。

不管其它的,至少面子上的事情一定做干净。

只要将来能躲过夺嫡之争,让孙家能全身而退,这便是孙继宗最大的一点子念头了。旁的?旁的孙继宗不敢多想。

“罢了,既然人觉得合适,娘自然没异议。”孙家太太说道:“你如今是当家人,这府上的一切你做主就是。”

“娘,儿有一件事情,还需要娘安排的。”孙继宗说道:“等着请了先生,儿子一心向学。就怕是于有些事情上那是照顾不周到。咱们孙家八房,如今长房是显贵了。儿子就怕有些族人不安份……”

孙继宗说道:“老祖宗的警告,那是悬在儿子头上的利剑。儿子寝食难安,一直想给家族寻个退路。可若族人还拖后腿?儿子害怕啊。”

“家中守孝,这三年闭了门户。往后就请娘安排人在暗中观察咱们的族人,便是有那等犯事的,就是拿了证据。等着府上守孝结束后,儿子做为孙氏一族的族长,这要清理门户,以正家风。”孙继宗说了他的打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儒家讲究的就是先治家,更治事。内闱不修,官途无望。”孙继宗说的认真。

孙家太太点了头,她道:“你放心,娘一定做了我儿的眼睛,那是把族人们看紧了。那些会拖后腿的,为娘一定拿了证据。等着府上守孝结束,就由我儿去清理这些茬子。”

在亲娘这儿得了保证,孙继宗的心情松快一些。

亲娘办事,孙继宗再是相信不过的。孙继宗想了想,又道:“娘,儿院中的丫鬟,也请娘安排一二。”

“可是她们不妥当?”孙家太太的眉头动了动。

“府上要守孝,儿子就想着不若以守孝的名头,那是清理一回。人员精简些,等着儿子真是考科举,也要去京都考。儿可有广宁男的爵位。”

孙继宗提醒一回。

孙家太太也是反映过来,是啊,这淮南的广宁县,往后只是孙家的祖宅地。

孙继宗有爵位,真是科举考试,那可以在京都应考。毕竟,在京都有皇帝赏的爵府、爵田。孙继宗真是做官了,那也是谋京官。

那么,在将来进京都前,把祖宅这里的族人们那是清理一下,这就是题中之意。

祖宅这儿的人手啊,也不需要得太多。

有些人手如何安排,哪些需得去京都带上的?这些孙家太太就得提前的考虑了。毕竟,孙家太太如今是孙府的主母当家人。

至于孙家大奶奶那儿?

对于这一个守寡的大儿媳妇,孙家太太可不会再放权了,往后要做了广宁男爵府的主母的女子那会是继宗媳妇。

耀宗媳妇那儿再是拿了府内的中馈大权,这对于府上的安排就是不妥当的。

“至于儿子身边的丫鬟们,都是一直由娘安排的,全是妥当人。只她们的年纪大了,应该安排亲事。儿子不想担搁这些身边人的婚姻大事。”

孙继宗这般说了话。

孙家太太的眼神动了动。

一般大户人家的丫鬟,那选择的就是有讲究的。似孙继宗身边的人,那暖香的就是性情不错,这才让孙家太太挑中。

这说明白点,这是孙家太太给儿子挑的通房丫鬟,这让儿子通人事的。

可孙家太太如今却是在儿子的话中,那是听出一些事情来。

“你不中意暖香等人?”孙家太太直接问了话。

“不若娘再挑了好的,到时候让人看看。等着你出孝后,身边总要有贴心的侍候。”孙家太太如今就这么一个儿子。

那自然看成掌中宝。

就儿媳与婆婆这一回事情,那一直以来就是东风西风的事儿。

在大儿媳这儿,孙家太太就是吃了一个闷亏。想当初大儿子多孝顺的孩子,可偏偏孙家太太头一回当婆母,那是想着给大儿媳一份心意,那就是当一个和善的婆婆。

孙家太太也没使人,那是给大儿媳塞了堵心的。

说到底儿,孙家太太自己当年嫁进孙宅时,那就是吃了婆婆的亏。

那是夫君身边被塞了好些个通房丫鬟,总之,闷亏是吃过的。在大儿媳孙家大奶奶商氏嫁进来后,孙家太太就想着不让儿媳再吃自己吃过的亏。

于是,孙家大奶奶新婚后,那日子非常的好过。

可这儿子、儿媳的感情好了,那儿子自然就更顾小家。至少在孙家太太的眼中是如此。孙家太太自然是一个好婆婆。

大儿媳一直没上孩子,她心急,那再急也没说给儿子塞人。她只是让儿媳跟着儿子去任上。就盼着大儿媳赶紧的怀上孩子。

好容易的,大儿媳怀上了,那是后来生下巧姐。

搁这,巧姐出生时,大儿子、大儿媳这都成婚五年了。想一想,五年才生头一胎。这在淮南郡哪一家的后宅里,只能说一声孙家太太是一个厚道的婆婆。

打这没塞人啊。

可大儿媳和大儿子的感情好。

这亲娘嘛,孙家太太就要吃味了。因为她发现大儿媳在把持儿子的后宅。她这一个亲娘跟儿子之间的感情变淡。

在儿子那儿说话,那不如儿媳好使了。

这事情要从哪头说起?

这自然便是大儿子乐意给商家人,那是松松手,多帮衬一些。那不乐意给孙家太太的娘家,那是张家松松手了。

总之,儿子帮衬了商家,帮衬了孙家大奶奶的兄弟。

这让孙家太太心里不舒坦。然后,孙家太太给大儿子塞人了。这塞小妾,就是做婆婆治儿媳的法子。

婆媳一旦斗法,那总之,就是那么一回事情。

孙耀宗这中间人为难啊。一头是亲娘,一头是嫡妻。可偏偏这二人都是婉转的哭述自己的难处。

孙家太太就拿着一个由头,孙家大奶奶膝下无子。

孙家太太想抱孙子。

这简直是一个送命题,为这,孙家大奶奶一直挺不直腰杆儿。孙耀宗再是想给妻子撑腰,他也要顾及舆论的。

孙家大奶奶也会哭述,她只道自己无能,不能给夫君生一个儿子。

孙耀宗怎么办?

孙耀宗也是左右为难。

孙家太太在大儿子那儿是吃过亏了。在二儿子孙继宗这儿,孙家太太就是想的那一定要有吹枕头风的在儿子身边。

那给谁吹了枕头风?

自然是说孙家太太好话的。

“娘,儿子想着走文官一途。文官这等人,最是讲一个清高的。”孙继宗不傻,他只是不学无术。

他现在想做的,那是给自己挣一点子名声。

“后宅清静些,儿子舒坦。儿子也想将来谋一门更好的婚事。”孙继宗直接说一个明白。在这一个时代走官场,妻族是干什么身份?那影响是很大的。

门当户对,那才是一个要紧的事情。

孙家太太一听儿子这般说,她心头顶顶不高兴。可孙家太太到底想着儿子说的一些话,特别是老祖宗的警告,那可是全应验的。

哪怕是为了孙家的未来,孙家太太就是忍了心头的那一点子不痛快。毕竟人活世间,哪能真处处如意的?

“罢,罢,你既然觉得暖香等人不中意,为娘替她们寻得亲事。你且放心,你将来要选一门好妻族,为娘不会让人拖你的后腿。”

孙家太太也是下了决断,她这人一心盼的还是儿子好,还是家族好。

孙家太太对于自己的一点子心情还是能收拾起来,那是压下一些自己的不高兴。到底是家族为重。

这边孙家太太与儿子商量妥当。

那边孙家的事情自然就是安排起来。

钱仕林这就得到孙家的拜贴。

钱府,这一位被罢官回了老家的前官老爷,那如今也在得新的养望。可教导几个穷学生,那于未来有什么益处?

当然有。

真是碰上好的苗子,那便是结了未来的人脉。

可这等办法,那太花时间。

钱仕林对于官声,那是还有一颗火热的想做官的心。于是,广宁男爵府的拜贴,钱仕林收下了,孙家的厚礼他也是收下了。

钱仕林看了孙家的信。

孙继宗写的叫一个诚恳,总之,把他的一份向学之心那是写的一个浓笔重彩。至于文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