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很闲好吧。
宋彦之随后出列。
“工部尚书在重农兴水有大功,和河道总督合作密切,臣以为,此新政,当属工部。”
两位都是新晋朝臣。
年少有为。
不过弱冠,身着绯袍,位列中枢。
是当下圣眷的佼佼者。
如今,再一次对上,谁都不服谁。
苏琉玉端坐在龙椅之上,睥睨两人,微微蹙眉。
“如今年关,朕新政未下,爱卿如何以为不妥。”
苏有余躬着身,玉佩垂直悬空,仪态俱全。
“臣以为,工部管辖诸多朝臣,恐有闲暇,如今我大魏,正是培养能臣要员之计,还望皇上三思。”
不受宠一派朝臣都跪了下来。
“还望皇上三思。”
苏琉玉满意的点点头。
“爱卿谏言,朕深表宽慰。”
苏有余拿着朝笏的手一紧。
聪慧如他,听天子此言,便知她并不满意。
果然,下一句便苏琉玉解释道:
“朕新政未下,是以爱卿有所误会。”
她又道:
“顺启四年,朕欲意,轻重工业,齐头并进。”
“此项,是我大魏国本之力,所含甚广,六部皆有调派,但总归工部所管。”
“另外,工部下,朕准备再分理四部,朝中能臣,若想调派,也可自荐。”
听到六部皆有调派,众臣松了一口气。
如今在朝,压力不可谓不大。
现在的大魏,已经不是开朝之初了。
刚刚登基,皇上凡事亲力亲为,不可能不累,因为朝中没信任的要员,部署新政,每一个细则都要亲自监督。
但新臣入朝了,大不相同。
就拿新政来说,这些直属皇权的天子门生,完成的想当漂亮,还不让皇上凡心。
对他们而言,这脑袋上的乌纱帽就岌岌可危了。
现在谁都想拿出政绩,好好给皇上看看。
下了朝,诸臣心思各异。
这皇上说的轻重工业,是什么意思?
回去一定要和家臣好好商讨商讨。
“苏大人和小宋大人且慢。”
承明殿小太监赶了几步,迎了上来。
下朝的一干老臣停步驻足,竖起耳朵。
“皇上让两位大人前去御书房议政。”
苏有余看了眼宋彦之,点点头。
“劳烦带路。”
御书房。
苏琉玉把朝服换下,身着龙袍朝服,坐在御桌之上。
这两人一进殿,她把御笔放下,让他们就坐。
“朕要被你们气死,自你们入朝,凡一方谏言,另一方必定驳回,这里是朝堂,你们当街中菜市不成。”
她叹了一口气。
“如此这般,朕深表为难,想来还是大哥和朕不是一伙的缘故。”
苏有余:“......”
他什么时候不和她是一伙了。
苏有余隽雅之容一下子尴尬起来。
“微臣尚不明,还望皇上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