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歆和太子下山时,绿沈受命操持,雪青则是按太子的要求,常去探望太皇太后。
她性子极可爱,不管是外貌还是心性,完全看不出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太皇太后颇喜欢她,遂容歆这边要抄经,便由她每日陪太子去请安。
而雪青听了她的问话,一边从食盒中端盘子出来,一边笑道:“太皇太后听说太子殿下也要默写佛经为百姓祈福,也起了兴,留殿下和她一起写呢。”
“默写”这个词可真是对比鲜明……
他们这才回五台山两日,太子已经能背诵了,越发显得她没用。
“女官,您抄多少了?太皇太后说要赶初一,送一些完本的佛经去佛前供奉。”
容歆夹着一筷子青菜,停住,片刻后,若无其事道:“从未动笔抄书过,这一笔字还得再练练,便写得慢了些。”
雪青走到书案边儿,探头瞧了一眼,道:“您这一手小楷,写得多工整!这般说可太过谦虚了。”
“你若是夸我耐得住性子,我许是更受用些。”
容歆确实是极耐得住寂寞地,便是康熙没有派人监督她或者完成后查验,她也是决心靠自己抄完的。
容歆照着抄写的佛经,便是当初苏麻喇姑送与她的那本,当时她只觉比她自己那本厚了许多,却从未看完过。
如今真的耐下性子去认认真真地看,才发现篇末处,苏麻喇姑写得一段话:
“人生苦短,何必束身?悲则涕泣,喜则笑声,心无际,乃不惧。”
容歆读着,竟是忘记了抄佛经,将这一句话一遍又一遍抄写,忽然有一种清明之感,仿若醍醐灌顶。
若是细说来,她这些年,确实一直在故步自封。
容歆还未来得及深想,忽的被一声“姑姑”打断,抬头便见太子站在她门口,“太子,您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