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周大娘您是知道的,我们家小樱现在正在镇里念初中呢。小樱曾经和我说过,学校里的老师看得可严了,绝对不允许学生在读书期间早恋的,说是早恋会影响学习成绩,一旦早恋,心思就不在学习上了,将来就考不上高中和大学了!所以,这件事情还是暂且缓几年,等小樱毕业之后再说吧。”
媒人听了林氏的话,脸上顿时显出不屑之色,觉得林氏如此拒绝她便是不给她的面子,当即便冷哼一声,嘲讽道:“不是我说你,林嫂子,你这事情办得可真是糊涂,竟然将女儿的大好姻缘往外推,断送了女儿的终身幸福!
你也不好好想一想,女人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一样要嫁人的?依我说,女娃娃根本用不着读书习字,嫁一户好人家才是正经事!常言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你家小樱只要能够嫁给一个好男人,以后自有男人疼着护着,哪里还用得着她自己辛苦的念书、赚钱养家?女人只要会伺候男人,再给夫嫁多生几个大胖小子,便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了!”
林氏没念过什么书,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她却隐约觉得既然女儿如此聪明,书读得这么好,倘若让女儿小小年纪便放弃学业回家嫁人,岂不是让女儿像她一样,一辈子都只能窝在这个偏远贫困的小村子里,仅能看见这里小小的一方天地?
林氏不愿意让女儿像她一样,过这样一眼便能望到头的日子,她更希望女儿可以有机会去大城市里读书学习,将来能留在城里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至少不必像现在这样再为吃不饱饭而烦恼发愁。
因此,一向性子软弱的林氏这一次态度却十分坚决,并没有同意媒人说的这门亲事,也没有打算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女儿知晓。
她知道女儿一向十分孝顺,最近一段日子每天都在为了她的医药费和家里的伙食发愁,她可不想让女儿为了撑起这个家,委屈自己同意王家的提亲,白白的断送了她的大好前程。
林氏看着女儿每天如此辛苦,既要下地干田里的农活,还要照顾她,心里不禁十分心疼,因而总想帮衬着女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减轻女儿的负担。虞菲却说什么也不肯让母亲拖着病弱的身子下地干活,只让她好好的听大夫的话,在家中卧床静养。
虞菲尽管每天干活累得浑身酸痛,却从来没有在母亲面前提过一句,总是笑着同母亲说起一些田里劳作的趣事,不愿让母亲为她担心,更不希望自己影响母亲静心养病。
七月末八月初正好是收获玉米和春小麦的季节,虞菲已经暗自做好了挨累的准备,却没想到竟然有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生得浓眉大眼的男青年在她家的地里收割麦子。
虞菲愣了愣,连忙走上前去,皱着眉头疑惑的问道:“你是谁呀?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是我家的地,你怎么来这里割麦子呢?”